正文

國際社會的“名譽白種人”(5)

躁動的日本:危險而不為人知的日本戰(zhàn)略史觀 作者:大平正芳紀念獎得主 小代有希子


1924年,《排日法案》通過后,美日兩國之間的友誼淪為了上流社會的笑話。富人依舊熱衷于促進美日兩國的貿易,對美國的反日本移民政策不屑一顧。新教傳教士追求泛太平洋友誼的熱情已經被資本主義的利益(包括帝國主義企業(yè)的利益)取而代之。與約翰·道爾所說的一樣,1932~1942年擔任美國駐日大使的約瑟夫·格魯雖然旨在發(fā)展美國與日本的友誼,但他其實只是將日本的上流社會當成“真實的”日本,將美食等同于民主。格魯熱愛交際,尤其喜歡結識上層貴族、中產階級及西化了的日本人,包括天皇、王室成員、“年老的自由派人士”和“和平主義者”。對上層社會生活品味的向往和追求使日本上層社會希望與美國朋友建立良好的關系。美日友誼變成了少數(shù)上層日本人的特別待遇。

美國居民與上流社會日本人的聯(lián)系在輕井澤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19世紀后期,美國和加拿大的傳教士將這個優(yōu)美的山區(qū)變成了避暑勝地。

輕井澤儼然是一個完整的西方社區(qū)復制品,只是規(guī)模相對小很多。自19世紀90年代起,輕井澤逐漸吸引了日本頂級富人,他們崇尚西方的生活方式,且喜歡與西方人打交道。到 0 世紀早期,輕井澤成為了麥加(麥加是伊斯蘭世界最神圣的城市,部分宗教圣地非穆斯林不得進入?!g者注)一樣的地方,除西方人外,只有包括貴族、王室成員及政府高官在內的上層社會的日本人才能住在那里。

美國人主導著整個輕井澤社區(qū)。1932年,外國人一共擁有1096棟度假別墅:其中美國人擁有525棟,占47.9%,英國人擁有236棟,占21.5%;德國人116棟,占10.6%。而外國人擁有的217棟住房中,有116棟屬于美國人,占53.5 %; 51棟屬于英國人,占23.5 %; 25棟屬于德國人,占11.5 %。居住在輕井澤的美國人有525名,其中101人是傳教士,占輕井澤西方傳教士總人數(shù)的56.1 %; 61人是教育工作者,占輕井澤外國教育工作者總人數(shù)的54.5 %。在那里,美國人的精神信仰與美國人的物質財富相伴而行。

威廉·梅里爾·沃瑞斯的生活進一步見證了美國人對日本大眾的疏遠態(tài)度。沃瑞斯是一名基督傳教士,于1905年來到日本,在滋賀縣的一所公立高中擔任英語老師,后來與一位日本子爵的女兒結婚,并于1941年1月加入日本國籍,成為日本公民。

然而,沃瑞斯一直沒能適應日本人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學校因其在任教期間宣傳基督教思想而將他開除。之后,沃瑞斯開始了自己的傳教和商業(yè)事業(yè)。他的朋友賀川豐彥稱他為“典型的美國佬”。沃瑞斯創(chuàng)辦了近江社區(qū),后來改名為近江兄弟股份有限公司。這是一個自給自足、

有著美國殖民主義風格的社區(qū),位于古都京都郊區(qū)的琵琶湖畔,擁有一間建筑公司辦公室,一間美國商品進出口貿易辦公室、一家制藥廠、一所療養(yǎng)院、一家醫(yī)院、幾所學校和基督教青年會大廳等許多機構。該社區(qū)與周圍日本社會沒有明顯的聯(lián)系。與輕井澤相比,它更像一株移植在日本土壤上的美國植物。

沃瑞斯是日本許多著名建筑的設計師,例如山頂酒店、輕井澤網球會所、東洋英和女子高中、明治學院以及同志社大學等。明治學院和同志社大學都由美國新教傳教士創(chuàng)辦,迎合了中上階層日本人的品味。他還為日本客戶設計了400 多棟西式建筑,包括大廈、避暑別墅和現(xiàn)代住宅。他的客戶包括大財閥之一的三井家族、致力于日本本土西方音樂發(fā)展的贊助人德川賴貞侯爵、帝國人壽保險公司總裁、日本網球協(xié)會第一任會長以及東京扶輪社的發(fā)起者朝吹常吉。作為戰(zhàn)前最親日的美國人,沃瑞斯以通過他的建筑風格宣揚“人道主義思想”而聞名。他融合美國的實用主義,強調家庭與個人主義,并兼?zhèn)鋬?yōu)良的采光與通風性,尤其注重設計的樸實無華。這些都與日本上流社會的價值觀不謀而合,而那些買不起豪宅的普通家庭根本不在他的考慮范圍之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