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棗有兩個好搭檔:一是生姜,二是陳皮。
氣血虛弱或怕冷的人吃大棗適合配生姜。大棗生濕,生姜祛濕;大棗止汗,生姜發(fā)汗;大棗補氣,生姜散氣。大棗和生姜搭配在一起,能調(diào)節(jié)人體的消化功能,增強抵抗力。
脾胃虛弱的人吃大棗適合配陳皮。大棗和陳皮都能健脾胃。大棗生痰,陳皮化痰。多吃大棗會腹脹沒胃口,而陳皮能開胃、消除腹脹。
棗分大小。一般我們說的紅棗屬于大棗,另外還有一種小棗。棗能補心脾,大棗偏于補脾,小棗偏于補心。小棗沒有大棗那么補,但也不那么容易生濕熱。怕上火或者肥胖的人可以吃小棗。
用眼過度——當歸紅棗茶
原?料
紅棗60個、當歸片100克。
制作方法
紅棗掰開,當歸切成薄片,分成10份,分別裝入10個茶包袋。
每次取1袋,沸水沖泡,燜10分鐘后飲用,可以反復(fù)沖泡。
特別功效
預(yù)防眼睛疲勞。
保健功效
健脾養(yǎng)肝、益氣補血。
美容功效
使面色紅潤。
溫養(yǎng)脾胃——蜂蜜紅棗茶
原 料
紅棗250克、蜂蜜半瓶。
制作方法
準備1個干凈無油的玻璃瓶,用開水燙過消毒。
紅棗去核,放電飯煲里加3碗水,開煲湯檔或燉煮檔煮1個小時左右,直到紅棗軟爛。
把煮熟的紅棗搗成泥,或放進料理機打成泥。
把打好的紅棗泥放入鍋里,用小火熬制,去掉多余的水分。
把紅棗泥裝入準備好的玻璃瓶,裝滿半瓶。
倒入蜂蜜,用干凈無油的筷子攪拌均勻。蓋好瓶蓋,放冰箱冷藏。
每次取1~2勺,放入隨身杯,用溫水沖調(diào)。
特別功效 溫養(yǎng)脾胃。蜂蜜喝多了容易便溏或腹瀉的人可以改喝蜂蜜紅棗茶。
保健功效 補氣血,養(yǎng)肝健脾。
美容功效 滋潤皮膚。
預(yù)防脂肪肝——雙紅保肝茶
原 料
干山楂300克、紅棗60個。
制作方法
把山楂分成10份,每份配6個紅棗,一起放入茶包袋中。
每次取1袋,沸水沖泡,燜20分鐘后當茶飲,可以反復(fù)沖泡。
特別功效
預(yù)防脂肪肝,適合經(jīng)常腹脹、血脂高的中年男性日常保健。
保健功效
保肝、增強胃功能。
美容功效
改善面色暗黃、唇色暗淡的現(xiàn)象。
痰多咳嗽、有口腔潰瘍的時候不要喝這款茶。
允斌小妙招 怎樣快速去棗核
方法一:把紅棗放在案板上,用菜刀橫過來把紅棗拍扁,紅棗裂開,核就好取了。
方法二:取一個帶蒸格的鍋,把紅棗豎著放在蒸格的洞眼上,用一根筷子從一頭往下捅,就可以輕松地把棗核捅出來。
姜
小時候家里的早餐常有一小碟子泡姜,是喝粥的小菜。這碟泡姜很受歡迎,全家老小都愛吃。還有個口訣,全家人都朗朗上口:早吃姜,補藥湯;午吃姜,癆病戕;晚吃姜,見閻王。
姜是要在早上吃的。早上吃姜,保健養(yǎng)生效果最好。一可以生發(fā)胃氣,促進消化;二可以振奮精神。而中午以后吃姜容易傷肺,引起肺熱。晚上吃姜就更不好了,會刺激神經(jīng),擾亂睡眠,影響心臟功能。
吃姜要看早晚,還要看季節(jié)。夏天適合多吃姜。天熱,人的毛孔張開,容易感受外邪,同時食物中的細菌繁殖也快,容易病從口入,吃姜可以殺菌、抗病毒、增強抵抗力,還可以解暑。夏天人們愛開空調(diào),愛吃生冷,常吃點姜,暖暖臟腑很有必要。秋天則不適合多吃姜,容易燥熱傷肺。
以上說的是吃姜的保健功效。姜是老天爺送給我們的寶貝,平時做菜把姜當調(diào)料,或是入藥,是根據(jù)需要來用的,不受時間的限制。居家過日子,可以說是不可一日無姜。比如大閘蟹是在秋天吃,那也一定要蘸姜、醋。受了風寒,不分早晚,都可以喝姜湯。
姜肉和姜皮是陰陽互補的。姜肉熱,姜皮涼。姜肉發(fā)汗,姜皮止汗。平時做菜不要去掉姜皮,感冒喝姜湯則要去皮,以加強發(fā)汗的力量。
風寒感冒——感冒通鼻飲
原 料
蔥白連須3根、生姜3片、陳皮1個、紅糖適量。
制作方法
把蔥的蔥白部分連同下面的根須一起切下來,用加面粉的清水泡洗10分鐘,用手抓住蔥白,把根須的部分在水盆中順時針轉(zhuǎn)動幾次,再逆時針轉(zhuǎn)動,這樣可以充分地把根須上的泥沙刷洗干凈。洗干凈后將蔥白連須曬干。
陳皮用清水泡軟。生姜去皮,削成片。
把蔥白連須、姜片、陳皮、紅糖一起放入隨身
杯中,用沸水沖泡,燜10分鐘后,一次喝完。
飲用后會微微出汗,注意避風、防寒。
特別功效
調(diào)理風寒感冒(怕冷、頭痛、無汗、鼻塞、流清鼻涕)。
保健功效
祛風寒、通鼻塞。
注意:風寒感冒調(diào)理的重點是讓人出汗,通過發(fā)汗把風寒散出去。所以,蔥姜水只要喝一兩次,最多3次,出了汗、散了寒,感覺好轉(zhuǎn)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多休息,吃點泡菜,用清淡的飲食慢慢調(diào)養(yǎng),讓身體自己恢復(fù)。
蔥白連須可以用新鮮的,也可以用干品。平時家里吃蔥的時候,蔥須不要扔掉了,可以切下來晾干收藏備用。喝了蔥姜水,人會出汗。記住這時候一定不能受風,否則寒氣又會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