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馬奧尼指出,弗洛伊德認為還有另一層加重因子:大約1905 年左右,藍澤的母親替兒子安排了一件婚事,希望他迎娶一位有錢的表妹,她來自收養(yǎng)母親的那個家族,只要他拿到博士學位,就會有財源資助他開設一家自己的律師事務所。藍澤假設父親也跟他一樣,在娶母親之前曾愛上一位貧窮的女孩,但鄙視他為錢結婚。因為在兩種沖突的情緒之間掙扎,他甚至故意拖延自己的學業(yè),延遲上交博士論文。因為貧窮女/富家女的沖突相當重要,以致分析時在他對弗洛伊德女兒的移情幻想中又重新出現。
另一個關于博士學位的重要面向就是藍澤將超越他的父親,在潛意識中意味著“干掉”父親,這使他感到罪惡感,強迫性的防衛(wèi)因而增加。事實上,在1907 年7 月拿到博士學位后不久,他就去接受那有名的軍事訓練,隨即病情急速惡化,以致在10 月前來尋求弗洛伊德的診治。在蓋力西亞(Galicia )的這次軍事演習中,一名上校描述在東方有一種和老鼠有關的刑罰。(很重要的一點是,藍澤的父親也曾經對幼子描述過刑求的方法。)從此以后,藍澤發(fā)展出弗洛伊德所謂的“老鼠譫妄”(rat delirium),而在后來的分析中,弗洛伊德精妙地將其中的謎團解開。申茍發(fā)現上校的描述很可能出自于一本書:奧克塔夫· 摩比(Octave Mirbeau )所著的《酷刑花園》(Torture Garden),于1899 年出版(Shengold,1971)。在摩比的書中,一個中國的刑求者,描述了一種酷刑,方法是把老鼠放到一個盒子中,這盒子緊緊地與囚犯的屁股粘在一起。之后用一根鐵棍激怒老鼠,讓它們直往囚犯的肛門鉆進去。
一聽到這個故事,藍澤馬上想到這個酷刑可能會發(fā)生在他的父親(已經過世)及吉賽拉身上。老鼠穿入兩個所愛的人的肛門這樣的幻想,強烈地滿足了他的虐待愿望,以致強迫癥的“抵消”(undoing )機制無法包容其焦慮。他的精神防衛(wèi)機轉瓦解,所以他進入急性精神錯亂(acute psychic confusion )及沮喪的狀態(tài)。關于想超越父親的矛盾,在“適當地”還錢的強迫癥當中尤其明顯──父親年輕時有一次濫用了軍中的錢,幸虧一位朋友解救了他,父親之后卻無法“適當地”還錢。然后藍澤記起自己讀過的一本書,作者為弗洛伊德,就決定要拜訪他。當時弗洛伊德五十一歲,私人執(zhí)業(yè)已有二十一年了;他是維也納大學的教授,寫了一些書,是一位卓然有成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