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精神歷練 龍場悟道(4)

知行合一:王陽明詳傳 作者:高瀨武次郎


學道無成歲月虛,

天乎至此欲何如。

生曾許國慚無補,

死不忘親恨有余。

自信孤忠懸日月,

豈論遺骨葬江魚。

百年臣子悲何極,

日夜潮聲泣子胥。

王陽明吟興未盡,于是再作一首,如下:

敢將世道一身擔,

顯被生刑萬死甘。

滿腹文章寧有用,

百年臣子獨無慚。

涓流裨海今真見,

片雪填溝舊齒談。

昔代衣冠誰上品,

狀元門第好奇男。

二詩寫完之后還有絕命辭,據說在信紙后作有十字篆書,可惜并未保留下來。

沈玉、殷計通報給二卒,說道:“王陽明已決意投水自荊”

事實上,這二卒本不識文字,只見王陽明揮筆如健,片刻未停,兩人面面相顧,驚嘆王陽明真是天才。王陽明一邊寫一邊吟誦,還時不時給這二卒斟滿酒杯,不久二卒就有了醉意。四人互相勸酬,二卒很快便喝得酩酊大醉。

等快到夜半的時候,云月朦朧,二卒乘酒興,打算逼迫王陽明投水完事。王陽明向二卒感謝保全自己全尸的恩情,然后徑直走向江岸,回過頭對沈、殷二人說道:“請一定轉告我的家人!請一定轉告我的家人!”

話說完,王陽明踏著岸畔的沙泥向江中走去。二卒一來醉酒甚重,二來江灘潮濕不便緊跟著。于是兩人站立在岸上,遠遠地看著這邊發(fā)生的一切。突然聽到有物墜水之聲后,便說王陽明已投江了。一響之后四周寂然無聲,曠夜一片凄涼。

二卒在江岸站立多時,仍放心不下,害怕王陽明不死,于是行至下灘搜尋蹤跡,只見江灘上脫有鞋子一雙,又有紗巾浮在水面上,其中的一個便說道:“王大人果然死了!”

持此二物打算走的時候,沈玉說道:“請留下一物,來這個地方的人發(fā)現后,就會知道王大人跳水溺亡的事情。等此事傳至京城,也可以成為你們的證人!”

二卒回答道:“言之有理?!庇谑嵌淙酉乱呀浤迷谑掷锏膬芍恍?,只攜帶水中漂浮的紗巾回去復命。

卻說之前外出的僮仆,等他們歸回到勝果寺之后,一看不見王陽明蹤影,問遍了寺廟的所有僧侶都沒人知道王陽明的下落。于是他們立刻徹夜提燈各處去搜尋,然而依舊不見王陽明的人影。其時適逢鄉(xiāng)試之年,王陽明的弟弟王守文正在省(杭州省府)應試。

仆人連忙將此情況報告給王守文。王守文馬上報官,并報請公差以及該寺廟的僧侶們四下尋訪王陽明下落。

正在此時,恰遇沈、殷二人也來尋找王守文報信。王守文接過絕命詞及二詩一看,馬上就判斷出其果真是自己兄長王陽明的親筆書信,一時間悲傷哀慟。沒過多長時間,又有人在江邊發(fā)現了王陽明的兩只鞋子前來報官。官員將這兩只鞋子交付給王守文,到這個時候大家都確信王陽明已經跳江死亡。

一時間眾人哄傳王陽明的確已被溺死。王守文送書信到家中,王陽明舉家驚駭悲痛,慘悵之情自不必說。

龍山公王華派人到江邊發(fā)現鞋子的地方,命令漁舟趕緊打撈王陽明的尸身,但是一連數日竟無所獲。王陽明的門人聽到這件事情后無不感到悼惜,這時候惟有徒弟徐愛卻這樣說道:“王陽明必然死不了!”

別人問起緣故,徐愛答道:“天生陽明,為其再興千古絕學。怎么會因此等小事就死了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