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機關在逮捕田中角榮的同時,也逮捕了他稱病住院的秘書榎本敏夫,并帶到東京地檢特搜部開始突擊詢問。榎本敏夫出生于東京的一個平民家庭,1961年成為田中角榮經營的日本電建公司的總務部長,1964年日本電建被出售給小佐野賢治后,榎本離開公司,變成了田中的貼身秘書,與控制田中政治后援團"越山會"的"女王"佐藤昭子一起幫田中角榮打理政治獻金等見不得光的事務。
案發(fā)前,榎本本人已經嗅到了危險的氣息,與佐藤昭子一起銷毀了有關的財務記錄、行車記錄等,并遠赴中國香港休假療養(yǎng)。然而,缺乏"專業(yè)人士"指導的榎本在與檢察官的較量中,還是很快敗下陣來。據(jù)榎本本人事后在法庭上表示,負責此案的特搜部檢察官為了讓其形成田中角榮已經交代的錯覺,故意在審訊時將一份印有大標題《田中自白》的報紙掠過他的面前,造成其心理防線崩潰,向檢方交代了自己分四次接受丸紅綜合商社專務(董事)伊藤宏5億日元的事實。但重壓之下的榎本敏夫仍然堅守一條底線,拒絕承認這些錢與洛克希德公司的采購有關,只承認接受政治獻金,沒有松口承認是"收錢幫人辦事"的賄金。這5億日元運到田中角榮的官邸后,榎本按照田中的授意,向參選國會參議員的26名候選人每人派發(fā)2000萬日元。這26人不僅包括田中派候選人,還有其他派閥和一些無派閥的候選人。榎本向這些人交付競選資金的地點主要是田中的事務所——砂防會館,也有一些是送上門去在議員會館和候選人的個人事務所交給他們的。
根據(jù)榎本的供述,1976年7月31日、8月1日檢方又兩次傳訊了田中角榮的司機笠原正則。作為一名司機,正則雖然不了解具體情況,但其證言卻可以佐證榎本關于在某時某地見過伊藤宏等人的供述。兩人的供述基本吻合,就構成了一個閉合的完整證據(jù)鏈條。負責此案的檢察官大喜過望,竟然犯了一個低級錯誤,那就是沒有對關鍵性證人之一的笠原正則采取任何人身保護或者監(jiān)控措施,傳訊完之后就讓他回家了。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笠原正則還以"一些細節(jié)仍需回家再仔細想想"將尚未簽字確認的詢問筆錄都帶走了。8月2日,笠原正則被人發(fā)現(xiàn)死在汽車中。警方調查后認定,正當壯年的笠原正則(42歲)身上沒有外傷,也沒有藥物反應,屬于自殺。檢方隨即發(fā)表聲明:此事對于案件偵查影響不大。不過事后證明,笠原之死成為整個洛克希德案至今仍然存在爭論的關鍵轉折點。
是啊,作為一個從基層一步步走上首相寶座的政治家和自民黨最大派閥的掌門人,田中角榮有那么容易服輸嗎?他的個人性格特點就是毅力驚人,百折不撓。面對收受洛克希德公司賄賂的指控和黨內黨外空前高漲的反對聲音,田中角榮并沒有放棄,而是開始了自己的"人生反擊戰(zhàn)"。這一戰(zhàn),就是十幾年。當三木武夫等人早已退出政治舞臺的時候,田中角榮還"奮斗"在一線,直到被義子小澤一郎和左膀右臂竹下登等人背叛,因腦梗阻而不得不退出政界為止。可以說,田中角榮剩下來的所有人生歲月都被這場曠日持久的官司所占據(jù),他此后的政治活動,都圍繞著"洗清嫌疑,東山再起"這一目標來開展。日本法院先后三次判決田中受賄,但田中本人至死沒有承認(終審判決前田中已經去世),日本有人至今不服。無論洛克希德案真相如何,田中角榮身上的這樣一份執(zhí)著和頑強,是令人唏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