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后事之師,他山之石(5)

南非的啟示 作者:秦暉


十多年來新南非確實在很多方面成就斐然,然而應該承認,我期待的繁榮愿景至今尚未出現(xiàn)。相反,新南非的繁榮之路比人們預想的要坎坷,1997年我為曼德拉傳寫的末章“前路迢迢”,倒成了這19年的寫照?!稄哪戏强粗袊愤@一組文章發(fā)表后這幾年我一直聽到兩種反映,一是習慣歌功頌德的朋友對我搬來舊南非這面鏡子不高興,認為“不可比”,二是覺得可比的朋友就會接著問:那么改了又會怎么樣呢?你為什么不講講后來這十幾年?

當然,對這十多年我也可以只講成績斐然的一面而對作為“代價”的坎坷一筆帶過。不過我們必須面對民間,十多年前南非與東歐其實屬于當時全球同一波民主化,但這些年來我們的消息卻形成有趣的對比:正如我書中提到的,由于不難理解的原因,1990年代我國官方“主旋律”對轉型期東歐的報道基本都是負面的,但民間對“新歐洲”的觀察卻正面得多。而同一時期我國官方對南非不多的報道應當說還是很正面的,但中國南非建交后這些年急劇增加的旅南非同胞卻經(jīng)常傳回來一些負面的民間觀察,諸如治安惡劣、城市衰敗等。

經(jīng)過思考我還是覺得應該遵循那句老話:成績要講夠,問題要講透。而且作為嚴肅的學者,我越是傾向于民主化,越應該側重于“問題要講透”。所以就有了講新南非的《“彩虹”的啟示》這一組文章。它是從2008年“排外騷亂”這一負面事件開始分析的。

我從負面開始分析,并不是由于我對民主化的方向有什么懷疑,相反,我對曼德拉在民主、自由、人權事業(yè)上“圣雄”式的貢獻深懷敬意,對南非民主化實踐所蘊含的啟示意義也是高度評價的,我認為這些意義不亞于東歐、韓國、臺灣、西班牙等人們談論很多的民主化案例。而且我對新南非長遠的預期實際上也相當樂觀。

但是我一直認為,為民主而辯護不能建立在“民主浪漫主義”的基礎上,真正有說服力的辯護是要在比那些指責民主制度的人對民主化過程案例中的負面現(xiàn)象看得更透的基礎上,而不是在回避這些負面的基礎上,才能做出的。有個宋魯鄭先生僅以新南非供電不能保證為由,就得出了“這樣的民主不要也罷”的結論,如果他看了我這本書對約翰內斯堡舊中央商務區(qū)變成“鬼城”的敘述又該說什么?

其實在新南非的種種“負面”中,供電不足應該是最容易理解的了:舊南非的確人均用電水平相當高,而且電費低廉,供電充裕,有段時間還有余電出口。但是那時主要是白人用電和工業(yè)用電多,黑人地區(qū)卻有很多是不通電的。新南非發(fā)電量增加了,但黑人用電的增加卻快得多,于是出現(xiàn)了過去少見的供電緊張,這當然也不好,但是這就可以狂言“這樣的民主不要也罷”?如果他看了本書下面這段話又該如何?“新南非1994年實現(xiàn)民主化,至今也已19年了,成就固然巨大,問題也比大多數(shù)中東歐民主化國家多,不僅表現(xiàn)在經(jīng)濟發(fā)展相對緩慢,更表現(xiàn)為社會治理的困難,如驚人的犯罪率,城市治理困境、人均壽命、包括黑人人均壽命的明顯下降等等?!惫╇姴蛔憔涂梢圆灰裰?,這樣嚴重的問題是不是就連奴隸制都可以容忍了?希特勒德國在其點燃的戰(zhàn)火返燒自己之前上述問題倒是一概沒有,是不是也很令人羨慕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