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倫
在中國近代史上,革命的潮流常是發(fā)源于珠江流域,再澎湃到長江流域。但是辛亥革命的時候,革命的力量到長江流域就停頓了,黃河以北不曾經(jīng)他滌蕩過,以致北平仍為舊日帝制官僚軍閥的力量所盤踞,障礙了統(tǒng)一的局面十幾年。這回國民革命軍收復北平,是國民革命力量徹底達到黃河流域的第一次,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新的紀元。國民政府于收復舊京以后,首先把清華學校改為國立清華大學,正是要在北方為國家添樹一個新的文化力量!
國民革命的目的是要為中國在國際間求獨立自由平等。要國家在國際間有獨立自由平等的地位,必須中國的學術在國際間也有獨立自由平等的地位。把美國庚款興辦的清華學校正式改為國立清華大學,正有這個深意。我今天在就職宣誓的誓詞中,特別提出“學術獨立”四個字,也正是認清這個深意。
我今天在這莊嚴的禮堂里,正式代表政府宣布國立清華大學在這明麗的清華園中成立。從今天起,清華已往留美預備學校的生命,轉(zhuǎn)變而為國家完整大學的生命。
我們停止舊制全部畢業(yè)生派遣留美的辦法,而且要以純粹學術的標準,重行選聘外籍教授,這不是我們對于友邦的好意不重視,反過來說,我們倒是特別重視。我們既是國立大學,自然要研究發(fā)揚我國優(yōu)美的文化,但是我們同時也以充分的熱忱,接受西洋的科學文化。不過我們接受的辦法不同。不是站在美國的方面,教中國的學生“來學”,雖然我還要以公開考試的辦法,選拔少數(shù)成績優(yōu)良的學生到美國去深造;乃是站在中國的方面,請西方著名的,第一流的不是第四五流的學者“來教”。請一班真正有造就的學者,尤其是科學家,來扶助我們科學教育的獨立,把科學的根苗移植在清華園里,不,在整個的中國的土壤上,使他開花結(jié)果,枝干扶疏。
我動身來以前,便和大學院院長蔡先生商量好如何調(diào)整和組織清華的院系。我們決定先成立文、理、法三個學院。文學院分中國文學、外國文學、哲學、歷史、社會人類五系。理學院分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心理五系。我到北平以后,又深深地覺得以中國土地之廣,地理知識之缺乏,擬添設地理一系,為科學的地理學樹一基礎。我們不要從文史上談論地理,我們要在科學上把握地理。至于工程方面,則以現(xiàn)在的人才設備論,先成立土木工程系,而注重在水利。因為華北的水利問題太忽視了,在我們附近的永定河,還依然是無定河。等到將來人才設備夠了,再行擴充成院。法學院則僅設政治、經(jīng)濟兩系,法律系不擬添設,因為北平的法律學校太多了,我們不必疊床架屋。我們的發(fā)展,應先以文理為中心,再把文理的成就,滋長其他的部門。文理兩學院,本應當是大學的中心。文哲是人類心靈能發(fā)揮得最機動最彌漫的部分。社會科學都受他們的影響。純粹科學是一切應用科學的基礎,也是源泉。斷沒有一個大學里,理學院辦不好而工學院能單獨辦得好的道理。況且清華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對于文哲的修養(yǎng),純粹科學的研究,也最為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