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女人容易失去自我的生物因素 2

愛他,也要愛自己 作者:恩格爾(Engel, B.)


男人比女人更獨立

男性腦部的不同結構,加上睪丸激素含量較高,驅使男孩和男人傾向尋求獨立行動。根據(jù)莫爾和喬塞的說法,母親懷孕期間曾服用額外男性荷爾蒙所生下的女孩和男孩,在一份個性問卷調查上顯示出較為自我滿足、自信、獨立,且具個人特質。母親懷孕時服用女性荷爾蒙所生下的女孩和男孩,則比較依賴他人。

男人不需要在情感上有所聯(lián)結,甚至不必有性吸引力,就可以做愛。

受到荷爾蒙影響,即使封閉情緒,男人也能輕易做愛,因此他們通常不會有失去自我的問題。

女性不只必須放下所有戒備才能做愛,而且必須一次次撤下所有自我防衛(wèi),也因此越與男人肌膚相親,就會投注越多的感情。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即使有避孕措施,女人仍可能因為做愛而面臨新的人生。

即使男人不再封閉情緒,墜入愛河,他們依然能夠較輕易地、迅速地從愛欲中跳回到現(xiàn)實,也比女人更能保有自身的主體性。我們很少見到一個男人因為渴望做愛而無法工作,或因為迷戀愛人,而隨時和朋友們聊起她。

男孩和男人比較不喜歡利用痛苦作為和別人聯(lián)結的動力

睪丸激素讓男孩和男人可以很快就解除緊張狀態(tài),不只是做愛,甚至是身體對痛楚的反應也一樣。男孩子受傷時極少哭泣,尤其進入青春期。這不只因為此時的社會化進程已經確立(男兒有淚不輕彈),因為男孩和男人很快就能釋放緊張壓力,不會陷溺在諸如哭泣之類的舉動中,這些舉動只會延長壓力釋放的時間(如詛咒或動粗)和導致他人的介入(如果一個男孩開始哭泣,旁人一定會過來和他談話,幫助他),雖然這樣的介入能舒緩情緒,但是男性跟女性不一樣,這些幫助無法牽引他內在的運作系統(tǒng)。

相反地,女孩則希望通過得到別人協(xié)助來釋放壓力,并以此作為聯(lián)系情感的一種方式。女人沮喪時,通常會視戀人或配偶為潛在的安慰者,如果沒有得到安慰便會失望,但仍會繼續(xù)試圖尋得慰藉。許多女人就是落入這樣的陷阱——錯以為總有一天,將從心愛的伴侶處得到想要的安慰。

女人比男人更敏感

女性的腦部組織對所有感官刺激的反應,包括觸覺的靈敏度,都比較敏感。針對一群年輕成人的實驗顯示,對于施加在身體每一部位皮膚上的壓力,女性都“壓倒性地”極為敏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