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愛國左派吳康民

吳康民論時政 作者:吳康民


在九七之前的香港,“愛國”和“左派”有著某種特定的含義。“愛國”者,愛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不是1949年以后的“中華民國”;“左派”當然也不是一般的意識形態(tài)劃分,而是相對于被稱為“右派”的“國民黨反動派”而言的“共產(chǎn)黨革命派”。

吳康民就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左派”。他是廣東汕頭人,出生于1926年。在吳康民出生的第二年,他的父親吳華胥就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這一年的年底,周恩來等率領南昌起義后的部隊來到汕頭,吳爸爸就參與了接待工作。為此,吳爸爸遭到了通緝,先逃香港再到暹羅。由于繼續(xù)從事革命活動,在暹羅終于坐了牢。兩歲的吳康民,也和母親一起“陪監(jiān)”,做了半年多的“小蘿卜頭”。他們兄妹四人中,兩個哥哥都在早年參加革命,1949年以后在內(nèi)地擔任了黨的中高層領導職務。妹妹也參加了解放軍,從事部隊的機要工作。唯獨吳康民長期居住在香港,一生從事教育工作,也只擔任了一個實職——香港培僑學校的校長。2009年,香港記者問吳康民,你是共產(chǎn)黨員嗎?他笑道,我不回答政治方面的問題。

吳康民還有一個重要職務就是全國人大代表。從1975年四屆人大起,他一直擔任香港的全國人大代表。2009年,他因為年齡問題沒有參選。1998年,香港的全國人大代表第一次獨立組團參加全國人大會議,吳康民擔任了香港代表團的團長。

教師,校長,是吳康民的主要職業(yè)。1947年,吳康民在廣東中山大學化工系畢業(yè),即來到當時創(chuàng)辦不久的香港愛國學?!鄡S學校做教師,這一下就做到了退休。培僑學校之所以被稱為“愛國學?!?,就是因為這所學校的創(chuàng)辦者和支持者都熱愛并支持后來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都希望為新中國培養(yǎng)具有“五四”精神的新一代建設者。從此,吳康民的命運,也和培僑學校的命運,乃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命運聯(lián)系在了一起。幾十年來,吳康民和培僑學校一起經(jīng)歷了許多坎坷和崎嶇,這里有港英的打壓和非難,也有內(nèi)地波及的極“左”思潮,一路櫛風沐雨,艱難前行,終于在九七之后獲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和進步。作為教育家的吳康民,也獲得了香港大紫荊勛章和香港教育學院榮譽院士。

吳康民也還有一個“業(yè)余愛好”,那就是寫評論,而且是政治評論。從20世紀80年代起,大概是剛剛有人開始討論香港問題的時候,一直到現(xiàn)在,寫了30年。每當內(nèi)地和香港有了重要的事情,讀者總能看到他的評論文字。他的評論,或許和傳統(tǒng)“左派”有著不小的區(qū)別,香港有人認為他是故意遮掩、有限度地講真話,內(nèi)地也有人批評他言辭過激,什么都妄加評論。

據(jù)他自己說,他的評論都是獨立觀點,從來沒有人授意他要寫些什么。但他自己也有著一套原則和分寸,概括起來說,就是愛國愛港,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希望香港這個自己的安身立業(yè)之地繁榮穩(wěn)定;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這是因為在中國還沒有任何一個黨外的其他政治力量可以取代它。但希望中共自我完善,而不是自己打倒自己;他還希望寄語當今的中央領導人,希望他們身家清白,一心一意為國家和人民辦好事。而對于政治體制改革,他認為要有耐心。

前些時候,龍應臺女士寫了一本很有名的書。吳康民立即撰文批評,他說龍女士混淆了國共內(nèi)戰(zhàn)中的正義和非正義性質(zhì),屬于是非不分;他還感嘆內(nèi)地對龍女士過于寬松,允許她推銷臺灣民主,掩蓋了臺灣的官商勾結(jié)和黑金政治,而對于內(nèi)地的不同意見則控制很嚴,時而加以打擊。龍女士見后,立即向吳康民發(fā)問,到底是希望內(nèi)地對她嚴一些,還是更寬松一些?吳康民回答說,當然是希望寬松一些,可以容納更多的國內(nèi)不同意見。龍女士聽后,哈哈大笑。

2009年8月,溫家寶總理致信吳康民,“在香港報刊上有時看到您的一些短文和評論,那些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見解,給人以啟示。您已愈八秩高齡,仍筆耕不輟,令人感佩?!蔽覀兘裉炀庉嫵霭鎱强得竦恼撐募?,也正是和讀者一起分享這位年高八秩的愛國左派老人的思想盛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