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可驗證性(2)

知識分子與社會 作者:托馬斯·索維爾


就其理念源頭或者對其的驗證來看,同外部世界完全隔絕的一些觀念仍然可能會對外部世界產生巨大影響,會對成千上萬的人如何生活產生巨大影響。希特勒的理念對數百萬人產生了極大的、致命的影響,盡管在這些志趣相投的追隨者以及下級執(zhí)行者的圈子以外,那些理念就其自身而言或者在外部人眼里非常缺乏有效性。

理念對于真實世界的影響很難被質疑。然而反過來,除了一些由重大事件所引起的理念上的重大改變所帶來的流行觀念,真實世界對理念的影響力卻并不這樣清晰。正如已故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喬治·斯蒂格勒所指出的:“戰(zhàn)爭不用提出新的理論問題,就能夠蹂躪整片大陸或毀掉一代人?!痹谠S多世紀的漫長歷史進程中,歷次戰(zhàn)爭經常做出這兩種事情:蹂躪土地與毀滅人,所以戰(zhàn)爭很難成為一種要求得到全新解釋的新現象。

盡管有人可能會把例如凱恩斯的經濟學,看作是與它發(fā)表年代的時代大事(即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高度相關的思想體系,但這種理念與現實世界的聯結顯然很鮮見,因此不能被說成是其他標志性的知識分子之思想體系的特征。在牛頓發(fā)展其萬有引力定律的時代,是自由落體現象更普遍了呢,還是自由落體現象更具有社會影響力了呢?在達爾文撰寫《物種起源》(Origin of Species)之際,是新物種正在出現,還是舊物種正在消失?抑或是這些生命進化的過程正在變得更加頻繁或更加必然?除了愛因斯坦自己的思考之外,還有什么促進了其相對論的形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