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理解劉少奇對確立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的貢獻 (10)

黨史熱點面對面 作者:石仲泉


早在1942年7月,陳毅為紀念建黨21周年而發(fā)表的《偉大的二十一年》一文中,就認為以毛澤東為領袖的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列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新創(chuàng)造,創(chuàng)立了正確的思想體系,并從五個方面作了論述。陳毅講的毛澤東的思想體系五個方面內容是:關于中國社會性質,革命的動力、前途及革命戰(zhàn)略和策略;關于革命戰(zhàn)爭問題;關于蘇維埃政權問題;關于建黨問題;關于思想方法問題。一年之后,劉少奇也提出了“毛澤東同志的思想體系”問題,但對這個體系的內容沒有展開分析。在黨的七大上,在劉少奇作報告的前12天,張聞天發(fā)言也論述了毛澤東思想問題,并略舉了毛澤東思想的九個方面的思想,即“毛澤東同志關于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的思想,關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思想,關于中國革命不平衡性、曲折性與長期性的思想,關于首先建立以農民為主體的革命根據地以發(fā)展全國革命的思想,關于正確解決中國農民土地問題的思想,關于建立民族民主統一戰(zhàn)線及其內部又聯合又斗爭的思想,關于人民戰(zhàn)爭的全套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思想,關于反對主觀主義、教條主義與經驗主義的思想,關于建黨、建軍、建政的思想等等”。劉少奇的報告吸收了延安整風以來,特別是在討論《歷史決議》過程中研究毛澤東思想的理論成果,包括陳毅、王稼祥、張聞天等的論述,對毛澤東思想體系的主要內容作了概括。他指出:“這就是毛澤東同志關于現代世界情況及中國國情的分析,關于新民主主義的理論與政策,關于解放農民的理論與政策,關于革命統一戰(zhàn)線的理論與政策,關于革命戰(zhàn)爭的理論與政策,關于革命根據地的理論與政策,關于建設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的理論與政策,關于建設黨的理論與政策,關于文化理論與政策等?!边@是我們黨對毛澤東思想主要內容的完整概括,也是“中國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國理論”的基本框架。這些理論與政策,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革命的歷史環(huán)境、文化基礎、革命性質、基本動力、團結陣線、斗爭形式、發(fā)展道路、奮斗目標和領導力量等一系列基本問題。

劉少奇在論述毛澤東思想體系的主要內容時,還特別強調它的兩個特點:一是毛澤東思想“是發(fā)展著與完善著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強調這個思想體系盡管可以說代表了那個時代的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最高水平,但它仍然在“發(fā)展著與完善著”,因而是一個開放的理論體系。二是毛澤東思想的理論與政策“完全是馬克思主義的,又完全是中國的”,并且“是中國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現和理論上的最高概括”,因而達到了中華民族理論智慧的最高水平。這就是說,盡管馬克思主義的故鄉(xiāng)在歐洲,但中國共產黨有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使馬克思主義從歐洲形式變?yōu)橹袊问健?創(chuàng)立了“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因此,中國共產黨人要打掉自卑感,充滿自豪和自信,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去奪取革命的新勝利。

劉少奇在黨的七大上對于毛澤東思想的論述,是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認識史和毛澤東思想認識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如果說毛澤東思想的創(chuàng)立達到了那個時期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最高水平,那么,劉少奇為毛澤東思想的闡述也達到了那個時候全黨對毛澤東思想認識的最高水平。盡管有的表述、提法不是不可以再斟酌,但他那充滿邏輯力量的深刻分析,閃爍著歷史智慧的崇議閎論,對于確立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對于推動全黨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這個理論體系,作出了不可替代的獨特貢獻。這以后,劉少奇為毛澤東思想的豐富和發(fā)展繼續(xù)作出了巨大貢獻,特別是在建國后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提出了不少好的和比較好的思想觀點,為后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提供了理論因子。劉少奇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尤其是他確立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的偉大貢獻將永載史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