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允許羞愧

擁抱你的內(nèi)在小孩 作者:克里希那南達(Krishnananda) 阿曼娜(Amana


羞愧讓人感到自己無能,當它支配我們的生活時,我們不是活在補償行為中,就是處于崩垮狀態(tài)里,而這兩種狀況都無法回到真實的自我。如果不能認出同時接受自己的羞愧,并對羞愧感做些工作,我們將會不是自暴自棄,就是不斷地想證明自己的價值而讓自己精疲力竭,我們依然困陷在“叢林”里。然而,一旦開始自我療愈的內(nèi)在歷程,就會看出羞愧是一種自我的錯誤概念、一種虛假的身份認同,它建基在負面的制約上,是一種對自己的虛假感受。當我們看透謊言,并開始用一種自然和愛的方式再次體驗自我時,整個人生觀也會跟著改變。我們的人生,再也不是為了滿足那不可能的期望和迎合別人的贊同而活,而是學習放松和對一切心懷感激。

一旦我開始學習什么是羞愧,當它出現(xiàn)在我的情緒能量里、想法和行為中時,我就能認出它來。我認出了“羞愧的念頭”,也注意到羞愧如何讓能量降低。舉例來說:有時我會去慢跑,當一個羞愧的念頭閃過腦中,我就會立刻失去繼續(xù)往前跑的動力;我也注意到我的行為總是受到羞愧的驅(qū)使:發(fā)問僅是為了得到注意或自我吹捧等。我開始可以認出那些會引發(fā)羞愧的特定觸發(fā)點,像是跟某人在一起時會讓自己覺得比較差勁或是無能,又如某人對我們說了些什么,結(jié)果我們帶著很不舒服的感覺離開。我們?nèi)タ赐胰耍ㄟ@是一個引發(fā)羞愧很普遍的觸發(fā)點),結(jié)果過了一陣子,又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過得很好。

我太受到羞愧的束縛,以至于常常無法實時做出響應(yīng),或在需要設(shè)下界限時,無法為自己站出來。我常若無其事地讓事情過去,即使內(nèi)心深處有個小小的聲音說:“等一下,這樣感覺不對。”在那當下我還是太震驚了,無法做出恰當?shù)捻憫?yīng)。把事情淡化對我來說比較容易,我只要認為那是我自己的問題,或是去原諒對方就可以了。結(jié)果我的憎恨在內(nèi)部潰爛,而那已經(jīng)夠低的自尊也就更萎縮了。當我處在一個對我具有威脅的人身邊時,我會變得逢迎諂媚,聲音卡在喉嚨里,到頭來只會笨拙地扯一些不相干的話。

要跨出療愈羞愧創(chuàng)傷的第一步,就是從了解、察覺和接受開始。我們有一段痛苦的過去,已發(fā)展出受傷的自我感,并且遺忘了真正的自己,這些都是羞愧的一部分。然而,這趟穿越羞愧之旅,可以為心靈帶來深度和悲憫。當認識并感受到自己的羞愧時,也會看見并感受到別人的羞愧。當懂得自己曾經(jīng)走過的歷程時,就會用一種嶄新的途徑調(diào)整自己,好懂得別人的創(chuàng)傷。有一次我去理發(fā),看見一位女子剛做完頭發(fā)正要離開美容院。我從鏡中看到她照鏡子后走出去的模樣,知道她對自己并不滿意。這讓我想到多少人活在羞愧中,但是卻沒能看穿羞愧的謊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