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強調了學習的自主性。自主性學習有多方面的含義,在這本書里的一個突出體現是強調及時的復習和自我檢驗的重要性。幾乎在每個章節(jié),每間隔幾個小單元,就會設置一些自測性的習題,每章會有一個總的大測驗。這些測驗考察的知識涵蓋了從識記、理解到領會、掌握和運用的層次。測驗出現的時機比較合適,在一段閱讀的內容后設置一些小測驗,會提醒讀者及時審視和強化剛讀過的內容中的一些似是而非的部分,有助于為讀者繼續(xù)閱讀時對相關新知識的理解提供一個可參照的支架。
第四,可讀性強。這也是西方教科書比較突出的特點。許多章節(jié)的內容多從一些貼切、具體、生動的事例或現象開始,逐步引導到這些事例或現象背后的內在機制,使讀者在閱讀后能回過頭來把學到的知識與生活中的實際經歷聯系起來,避免了一般性理論敘述的抽象和空洞。
《心理學最佳入門》一書的翻譯主要是由我的課題組成員們完成的。各章節(jié)內容的翻譯人員安排如下:作者的話、導論:周仁來、劉宛靈(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2009級本科生,現為英國約克大學心理系碩士生);第1章:劉瑩(法國巴黎高等師范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INSERMU960項目,博士生,現為上海體育學院運動科學學院應用心理學教研室教師);第2章、第13章:黃雅梅(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2012級博士生);第3章、第12章:鄧雅菱(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2013級碩士生);第4章、目錄:王昕嬙(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2012級碩士生);第5章、第7章:劉雷(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2012級博士生);第6章、第11章:劉卿(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2013級博士生);第8章:朱昕彤(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2009級本科生,現為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心理系碩士生);第9章、第15章:楊萌(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2011級碩士生);第10章、第14章:吳夢瑩(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2012級碩士生);附錄:郭恒(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2013級碩士生)。想了解參加翻譯人員的具體信息,可訪問課題組網站(http://rlrw.bnu.edu.cn/)。全書由我進行了審校。
質量是翻譯的生命線,從動機上說,我們是希望盡力而為的,但差錯也在所難免。懇請讀者隨時將閱讀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反饋給我們,盡可能減少由于翻譯質量而導致原著內容未能被清楚傳達的局限。謝謝各位參與翻譯人員的辛勤努力!謝謝許燕教授的推薦!謝謝湛廬文化給予的機會!
周仁來
2014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