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日章的這個苦惱,其實從他著手金寶山事業(yè)時就開始了。因為從那時開始,他就認真思考生命的意義。
在曹日章苦思冥想人生意義的時刻,有人給他介紹了一位朋友:雕塑家朱銘先生。
曹日章向朱銘先生訴說自己的思考,以及不得解的苦惱。伴隨這兩位友人的,是茶、咖啡、風景和輕聲的傾訴。
在臺北的夏風秋雨中,一個建筑工程師與一位雕塑家的對話,持續(xù)了若干年。
朱銘對曹日章說:人生是短暫的,可藝術是永恒的。你看,我們到歐洲去,參觀古羅馬遺址,那些偉大的雕塑,都留在那兒,供我們參觀、瞻仰,影響著我們,給我們帶來愉悅和感嘆。可是,再偉大的亞歷山大大帝,此刻在哪兒呢?人的肉身不過百年,他的靈魂需要隨著藝術,才能留傳下來。藝術是永恒的。
曹日章有所頓悟:藝術是永恒的。不但生命在宇宙中飄忽而去,財富也同樣會在時間的長河里銷蝕。只有藝術,能夠留存下來。萬里長城,當年秦始皇修建的時候,是作為軍事工程而建,今天的人們,卻是用藝術欣賞的眼光去品味這古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