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碧城問:何謂泥丸?何謂重樓?
陳攖寧說:泥丸在人之頭頂,即腦髓也;重樓在胸前正中一條直下之路,屬醫(yī)家沖任脈之部。
呂碧城問:兩乳間空穴何在?是何名稱?
陳攖寧說:兩乳空穴在醫(yī)書上名為膻中?!饵S帝內(nèi)經(jīng)》云,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
呂碧城問:何謂五蘊山頭?
陳攖寧說:五蘊又名五陰,即色、受、想、行、識也。此處蘊當“和”字解,即五行之氣和合而成。山頭即膻中之部位。
有時,呂碧城在讀書做功之際,不明白處,亦投書陳攖寧詢問之,陳亦用書信答之。
呂碧城問:二百四十刻漏三十時辰,共合幾點鐘?
陳攖寧說:三十時辰,即六十點鐘。
呂碧城問:書云,熔華復露。何謂熔華。
陳攖寧述之:“熔華”二字古道書無此名,其意指月經(jīng)完畢后,子宮中生氣充足,行人道受胎生子,行仙道可筑就丹基。熔解精華之意也。
呂碧城問:“先天”二字作何解說?
陳攖寧說:先天之說,須研究易卦圖像,方能得到正確解釋。先天之景,須要親自做功夫證驗,方能領悟。
呂碧城問:何者為清?何者為濁?如何認定?
陳攖寧說:氣為清,血為濁;清者上升,濁者下降;清者可用,濁者無用。上等功夫要在濁血中提煉出清氣,而使月經(jīng)漸漸減少,終至斷絕,不但是紅的永遠干凈,白的也點滴毫無,如此方有成功之希望。否則只好修來生也。
呂碧城問:書云,用神機運動,俾口中液滿。吾人但翹其舌片時,口中液津即滿,即所謂用神機運動乎?又云,用鼻引清氣,所謂清氣者,即外之空氣乎?
陳攖寧說:此段功夫曰搭天橋,以俟口中津液生,稍滿即咽之。然后再照書上運轉(zhuǎn)河車之法做去,若有疑難處,不能照書行事,則要用心研究。
呂碧城問:心舍、黃房、關元,在人身何處?玉液何解?
陳攖寧告之:心舍即心之部位;黃房在心之下,臍之上,介于二者之間;關元在臍下二寸余;玉液即口中甘涼清淡之津液。
呂碧問:尾閭、夾脊、頂門之部位何在?
陳攖寧說:尾閭乃背脊骨之末尾一小段,夾脊乃背脊骨第十一節(jié)之下,頂門即頭上正中。
呂碧城問:如何升降?是聽其自然升降乎?抑用力強迫使之行乎?
陳攖寧說:玉液河車,近于古人引導之術,既非聽其自然,亦不是以力致之,以意引、神行而之,故能宛轉(zhuǎn)如是。
呂碧城的性格率性真摯,求知欲很強,像做學問一樣,每遇疑難,必探究清楚。學丹亦是如此,對于不明白的問題,不弄清楚誓不罷休,于是她就一直問下去。
她向陳攖寧問:津何以能化為氣?并從何而知津已化氣?
陳攖寧說:當行功之時,自覺周身通暢,頭目爽快,腹中暖氣如火,騰騰而上,口中液清如水,源源而生,即是津化為氣也。初學者勿著急,慢慢才會有效驗。
呂碧城問:書云,用兩手運兩乳,回轉(zhuǎn)三十六,轉(zhuǎn)畢,以兩手捧至中間。夫兩手為固定之位,何能轉(zhuǎn)移?縱能轉(zhuǎn)移,又如何轉(zhuǎn)移?如何能捧到中間來?陳攖寧給她解釋后,呂碧城又問,何謂煉藥、煉形、真火、真符?
陳攖寧說:先煉形,后煉藥,即前說先煉形質(zhì)后煉本原之意;真火火符,即進陽火返陰符之妙。必從做功夫得之,此乃陰陽之理玄妙難言也。
呂碧城問:何謂有壞丹元?何謂中宮?
陳攖寧告之:有壞丹元者,謂其氣散血奔,丹基不固也;中宮在胸窩之下,肚臍之上。
呂碧城問:何謂沖關?
陳攖寧給她講述了沖關的詳細過程和作用。呂碧城又問:何謂凝氣混合?何謂胎息?何謂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