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袁公府 (2)

香國奇才呂碧城 作者:林杉


詩社成立大會是在頤和園召開的,事先在報上登有啟事。詩社成立那天,除了方地山、費樹蔚等老友外,亦去了不少新知。袁克文特請了畫家汪鷗客為之作了《寒廬茗話圖》、《流水音修禊圖》等,梁鴻志、何震彝、王闿運等在畫上題詩或作歌,呂碧城從報上看到畫作,很快寫了詞《齊天樂》:

紫泉初啟隋宮鎖,人來五云深處。鏡殿迷香,瀛臺挹淚,何限當時情緒?興亡無據(jù)。早玉璽埋塵,銅仙啼露。皕六韶華,夕陽無語送春去。  鞓紅誰續(xù)花譜?有平原勝侶,同寫心素。銀管縷春,牙簽校秘,蹀躞三千珠履。低回吊古,聽怨入霓裳,水音能訴,花雨吹寒,題襟催秀句。

這是呂碧城為袁寒云《寒廬茗話圖》寫的一首奉迎之作,價值不高,大意是,你是來自帝王之家的人,興亡是沒有根據(jù)的,清王朝的玉璽早被塵土掩埋,他的大好年華已被夕陽送去了。如今續(xù)花譜者,應(yīng)由你們“平原勝侶”共同來寫。你??鄙票緢D書有三千“珠履”相隨,你吊古聽曲,流水音是最好的訴諸之處,花雨向你吹來,與這些朋友詩酒唱和吧,那樣才能催生出美麗的詩句。但從文友的角度來看,呂碧城這位大姐大,給這位小她七歲的風(fēng)流“皇子”寄去了一份友情兼人情。

詩社的成立,更加激發(fā)了袁克文詩詞創(chuàng)作的熱情,他接連寫了流水音系列組詩。呂碧城也不失時機地寫了七律《和抱存流水音修禊十一真韻》與之唱和:

聞道長安上巳辰,五陵風(fēng)月屬騷人。

風(fēng)絲花片催詩急,好鳥游魚狎客頻。

一曲清流傳勝禊,幾多桑海釀奇春。

新亭揮淚真癡絕,莫負芳樽向水濱。

呂碧城雖然沒有參加他們的雅集,但對這位“小弟”的創(chuàng)作熱情,給予了異乎尋常的鼓勵,希望他莫負美酒和大好時光,在曲水流觴的水邊,寫出更具生命終極價值的詩來。因為,以曲水之水載芳樽之水,這水比酒更濃,一滴滴都是人生的況味。

北京政府時期的呂碧城,視野更加開闊,見識更加豐富。她不僅結(jié)識了一批官宦人物,而且在更高層次上結(jié)識了一批文人雅士,如費樹蔚、徐蔚如、袁克文、易順鼎、樊增祥、步章五、葉恭綽等當時文壇的名宿和才俊,并與之詩詞往還、相互唱和,有的后來成為她的終生摯友。

更讓呂碧城開心的是:總統(tǒng)府駐地的山光水色、一草一木、一枝一柯,都體現(xiàn)著中國園林的建筑美,常常使她染上心靈的感情色彩,引發(fā)出汪洋恣肆的詩情畫意。

在北京,除了那金碧輝煌的紫禁城,再沒有比南海令呂碧城陶醉了。這里有水光瀲滟的湖水,有漂浮在水中的孤島瀛臺,有袁世凱辦公的居仁堂,有高聳的紫光閣,有曲水回觴的流水音,這些景點錯落有致,翠柏掩映,徜徉其間,常常使她化入寧靜的幽深。

工作閑暇的時候,她便約上二三好友,到林叢水邊散步,那一景一物常常伴她入夢?!睹~兒》就是她“醒后感而成詠”的作品:

漾空濛、一奩涼翠,煙痕低鎖凄暗。吟魂已共花魂化,恰稱瀛臺清淺。覷醉眼,初露粉新妝,隔浦曾相見。秾華苦短。只鷗夢初回,宮衣未卸,塵劫已千轉(zhuǎn)。 春明路,一任蒼云舒卷??∮位厥锥季?。鸞箋未許忘情處,寫入冷紅幽怨。芳訊斷,怕瘦萼吹香,零落成秋苑。摩訶池畔。又幾度西風(fēng),為誰開謝?心事水天遠。

煙痕、瀛臺、隔浦、池畔,使她的身心全部淹漬在這湖光山色之中,而她擔心的卻是秾華苦短,水天的遼遠。

而母親逝世的噩耗傳來,幾乎使她昏倒。在料峭的寒風(fēng)中,她收拾行裝,乘火車趕往上海。這是父親亡故后她又一次嘗到的血的滋味,她感到了人生的孤獨和短暫。

回到上海,大姐惠如、二姐眉生和小妹坤秀已經(jīng)趕到,她欲哭無淚,匆忙中處理完母親的喪事之后,又到靜安寺選了一處墓地,把母親安葬在第六泉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