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豪笑著走進(jìn)來,看到兩個人聊的正起勁,那里來的知己呀?看樣子我們的機會來了。
方偉笑著說,大河繞青山,知己又紅顏呀。金世羽說方偉的紅顏知己最多了。
那里呀,方偉說,還是張總你遇到的才是極品呀,什么時候能到手呢?張豪尷尬地一笑。他遇到的女子只可遠(yuǎn)觀不可褻玩也。
金世羽說,看樣子滬上房地產(chǎn)格局將要面臨一次嶄新的變革了。
楊旭問道,那么金總,是不是我們的機會來啦?
機會到處都有,看你是否能抓得住了,張豪說,就如我們上次沒有抓住金源在閔行的這個項目。
金世羽問道,金源的這個項目什么時候開始推盤?會不會和“四季潤園”形成惡性競爭局面?楊旭說,根據(jù)我的判斷,他們在年底之前肯定要推盤的。但是,是否會形成惡性競爭,很難講。張豪說,你這不等于廢話嗎?
俞鏡打岔道,為何施彥會離開金源呢,老勵這個人不是一向很內(nèi)斂的嗎?
方偉說,正因為老勵內(nèi)斂,才導(dǎo)致金源一直以來沒有個性的主張,而施彥是一個有個性并且聰明的女人,如果要長期抹殺自己的“個性”,來適應(yīng)金源的所謂“內(nèi)斂文化”,她就不可能有更加輝煌的明天,她的離開,看似偶然,實屬必然。
金世羽說,明眼人從這么幾件事里面不難看出施彥的辭職,對于了解金源和施彥的人來說,都是意料中的事。
俞鏡說,1998年,施彥未經(jīng)請示集團高層領(lǐng)導(dǎo)參加了全國“最具價值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評選,與趙健等全國知名的十位企業(yè)精英共獲殊榮,為施彥提高在全國的知名度奠定了基礎(chǔ)。
同年3月,金源的“格林紫郡”在北京獲得了空前成功,使施的身價倍漲,早就有公司出300萬到500萬年薪向他招手。而在金源的對外宣傳上,卻把過去一直加在施彥頭上的金源的“巾幗英雄”稱號,換在了深圳的另一個總經(jīng)理頭上。
楊旭說,這么說就意味著金源未來的接班人……
張豪感嘆道:這種“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的反差,使施終于有實力可以告別過去那種偷偷摸摸打“擦邊球”的戰(zhàn)術(shù),可以光明正大地實施展示自己價值的戰(zhàn)略。
方偉不禁長呼了一口氣,宛如解脫了一般。施彥的辭職可謂真是“功成名就,水到渠成”。
俞鏡傻傻地說道,大人的世界真是好邪惡哦。楊旭一巴掌拍到他的腦袋上了。
胡鳴從張豪、金世羽和方偉的眼神里面看出了些端倪,感嘆道,皇基絕對是個有人情味的公司,不會出現(xiàn)他們的那一幕。
金世羽起身倒水,沒有正面回答胡鳴的話,方偉也是,說道,回家吧。
張豪喃喃自語:看自我越清澈,看物質(zhì)越淡然;看利益越清晰,看世界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