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成長七步:職業(yè)化的七項修煉(6)

成為被需要的人 作者:漆勇


(4)真實的行為訓練。大學里、培訓界有很多課程上完就真的完了,除了豐富了一些見聞之外,對學生、學員來說培訓并沒有帶來真正的變化和提升,因為沒有行動起來。我們除了在理念上宣傳“不是學習沒有用,而是我們沒有用;因為我們沒有用,所以我們沒有用”、“知道不等于懂得,懂得不等于會做,會做不等于習慣”之外,還將行為訓練納入培訓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上課時,在課堂上邊學邊練(如溝通表達這類課程會安排學員在不熟悉的環(huán)境中去結識陌生人,然后予以總結);下課后,完成練習式的課后作業(yè)并寫學習報告。例如,許多學員向我們反映,學習了溝通表達的課程之后,和父母、爺爺、奶奶、男朋友、女朋友、同學的關系大為改善,原因可能很簡單,就是他去行動了。

(5)真實的解決方案。在成長的過程中,大學生有許多非常個性化、具體化的問題需要解決,例如,“我大一時參加了三個社團,大二時只能保留一個,該選哪一個?”、“我學新聞專業(yè),打算以后做公關,還需要作哪些準備?”、“我是不是太強勢了?”、“行業(yè)之間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我們應該怎么辦?”,等等。我們會在課前有針對性地了解學生關心的實際問題,爭取能在相關課程中回答實際問題。另外,在課外,我們還會和學生一對一地進行交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供他們參考。我們同時告訴學生,要批判性地看待我們給出的解決方案,關鍵是要從自身的實際出發(f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