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藏地密碼之理塘不屬于我們(1)

破譯藏地密碼 作者:楊新安


16世紀,一位行吟詩人名叫倉央嘉措,他筆花八方落,灑脫大氣地運用比興,把理塘比喻為潔白仙鶴向往和迷戀的地方:

潔白的仙鶴啊,

請把雙翅借給我。

不飛遙遠的地方,

僅到理塘轉(zhuǎn)一轉(zhuǎn),

就飛回來……

從此,這一曲感人至深的情歌,劃破無邊的歲月,穿過浩渺的時空,為現(xiàn)代人到處傳頌。

次仁師傅話語輕輕,像是輕輕掀開一頁歷史書,講述道。

有人婉轉(zhuǎn)地說,倉央嘉措的事似乎在為理塘預(yù)示著什么;有人坦直地說,他的詩預(yù)示著下一世達賴將會在這里誕生,人們根據(jù)這首詩歌,尋認了理塘的格桑加措為七世達賴。

從海拔2600米的康定到4700米高度的理塘,路上順利的話,需要整整一天的時間。一天的路程,我們在驚愕、扼腕、慨嘆、無奈、昏昏欲睡、無能為力和聽其自然的糾結(jié)情感中熬過。

有幸的是,在經(jīng)過十幾個小時的旅行后,終于看到了由云靄繚繞下的理塘和瑰麗的晚霞構(gòu)成的勝景——當我們轉(zhuǎn)過一個山梁的盡頭,放眼長山下望去,世界高城理塘就在遠處默默地看著我們呢!

它就像傳說中的香格里拉,四面環(huán)山,四周全是高山草甸。當太陽升起,天高云淡時,草綠得讓人心顫。層層疊疊的寺廟和藏式民居屋頂直至城市的天際線。

車子停了下來,隊員們才像重生般動彈起來,尋找各自的行李或隨身物件。

詩人李維卻愣愣怔怔地呆在那里,眼睛里充滿著思索。

“川藏線上總有一些地方會一下子打動你的心,理塘就是這樣一個地方?!痹娙烁锌貙ξ艺f。

我一下子沒反應(yīng)過來,無言以對。

坐在前面的趙靜接過話頭,轉(zhuǎn)過頭問他:“是不是又在熱血沸騰詩意大發(fā)了?”

李維回答說:“可以說詩意如泉涌?!?/p>

趙靜壓低嗓音說:“可不可以先給我朗讀?”

“嗯……”李維沒有理解,支吾著,“給你一個人?”

“為什么要說透嘛?”趙靜低著頭說。

對愛情有感覺的人都具有超能力,即使不多表白什么,也能知道對方心里想的是什么。

詩人的臉一下子漲紅了,又支支吾吾了半天,說:“等住下來再說,可以?”

趙靜點點頭。一臉的幸福。

這個世界,女追男,只要找對了人就會非常輕巧,男追女可能就會累人得多。

后來,我在撰寫這部書的時候收集到詩人李維在理塘住地的一片草地上朗讀給趙靜的詩,發(fā)表如下:

理塘

夕陽余輝照在你的胸上

似乎酥油燈已經(jīng)點亮

在木格窗子后閃爍

遠處起伏的綠得讓人心悸的山巒

為它作出最為和諧的襯托

它越發(fā)顯得美麗

在理塘,千姿百態(tài)的民風(fēng)民俗、佛教、儒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形形色色的民間宗教、原始宗教齊聚于此,共同發(fā)展,交織成紛繁多彩的信仰習(xí)慣。

在這里,英雄格薩爾的傳說更是為民間百姓津津樂道。

耳朵里聽著次仁師傅講述的這個動人的故事,視野里仿佛看到了月光下的草原上跑著一匹白馬,馬背上端坐著威震八面的格薩爾王。

《嶺?格薩爾》不愧是藏地口傳文化之經(jīng)典,是偉大的史詩、英雄的史詩。

縱觀歷史,在一個文化區(qū)域內(nèi)包含著如此眾多的文化樣式與內(nèi)涵,已是極為罕見,再加上各種文化在長期的共處中彼此交流、相互影響,從而產(chǎn)生復(fù)合文化現(xiàn)象,更使得藏地文化具有獨特的、無可替代的風(fēng)采。世界是由空間和時間構(gòu)成的,大地是世界的一半,藏地是大地的脊梁,它更是居住于此的藏族人民歷史、現(xiàn)實、文化、文明最踏實的載體。藏地的自然風(fēng)光、人文景觀、文化氛圍是可歌可泣的,是任何大手筆也不能寫完的藝術(shù)題材。

想象著藏地之歌、風(fēng)起云涌,我的心胸為之開闊,眼前浮現(xiàn)出一座座精致千變?nèi)f化的雪山冰峰、一條條洶涌澎湃的大江大河,那正是我心靈渴望攀登的極點。

離理塘縣城中心西南方不足千米的地方,有一個村寨,名叫車馬村?!败囻R”,藏語意為“雙胞胎”。相傳一家人生一胎雙胞胎,并且都是活佛而得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