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經 》描寫的商代,是朦朧的,浪漫的。司馬遷也只能根據野史札聞留點文字,遺憾千古??稍诎碴?,一批尊貴文物就出土面世了??谷諔?zhàn)爭爆發(fā)前的1936年,YH127甲骨坑驚現安陽。出土17096塊甲骨,其中整版300多塊。我們比司馬遷幸運得多。
1928年,蔡元培先生擔任院長的中央研究院成立歷史語言所,主要是考察殷墟。他一上任,就給當時駐河南的馮玉祥打電話,請求派兵保護殷墟。
甲骨內容豐富,涉及商代政治、軍事、農業(yè)、天象、歷法、生育、疾病、田獵、貢納和祭祀等。如干支,即天干和地支循環(huán)相配,組成甲子、乙丑、丙寅等60組,周而復始。這是最初以60日為周期紀日,如此干支紀年,是殷人后期紀年至美至善的創(chuàng)制。古人用干支紀日,今農歷仍用干支紀年,足見科學。有一卜辭記述殷商武丁時發(fā)生的月食,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月食記載。華夏對天象觀察的系統(tǒng)與精確,在世界文明古國中首屈一指。繼王國維之后,郭沫若、董作賓、唐蘭、陳夢家、容庚、于省吾、胡厚宣等著名學者,都醉心考釋甲骨,形成甲骨學。世界四大古文字體系,唯以殷墟甲骨文為代表的中國古漢字體系,歷經數千年演變而秉承。唐蘭的《 殷墟文字記 》《 天壤閣甲骨文存考釋 》《 古文字學導論 》,據甲骨、金文提出“象形”、“表意”、“形聲”三說,沖破漢代以小篆為基礎的“六書”造字理論拘束,建立了科學文字學理論。在現知近5000個甲骨文單字中,能釋讀約1500個。不能釋讀的多屬人名、氏族名和地名,有的可厘定其形不知其意,有的知其意卻不得讀。甲骨文經金文、篆書、隸書、楷書等不同形式變遷,但以形、音、義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語法保留,成為世界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塊字,絕無再有。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審美觀念和人格精神,乃至傳播華夏文明、促成大一統(tǒng),影響深遠。
大約公元前1300年,洹水之濱迎來一支浩浩蕩蕩的遷徙隊伍。他們從都城奄( 曲阜一帶 )長途跋涉,來到北蒙( 殷 )??v橫捭闔,卓然稱雄。正是商朝第二十一任國王也是最有作為的盤庚統(tǒng)治時期,為扭轉自商王仲丁以來連續(xù)九世混亂政局,剪除前任商王黨羽,盤庚毅然遷都。這里,西倚太行,東接平原,黃河自西南向東北奔騰而去。南跨淇水,北臨漳河,洹河從中穿過。土壤肥沃,氣候溫潤,一座繁華都市很快誕生。甲骨坑YH127出土甲骨,全部出自武丁時代。武丁心胸存遠,任奴隸和工匠出身的傅說、甘盤等賢能輔政,勵精圖治。僅三年,就統(tǒng)一周邊方國部族,尤其是西北的土方、鬼方、虎方及南方荊楚。櫛風沐雨,砥礪前行。拓展了華夏版圖,促進了中原與周邊經濟文化交流,使商朝成為西起甘隴,東至海濱,北及大漠,南逾江漢的泱泱大國,史稱“武丁中興”。自商湯開國,至殷紂滅亡,共傳十七世三十一王,經歷六百二十九年。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大唐也就三百多年。商前期以兄終弟及為主,后期多為父死子繼。國都屢遷,直至盤庚都殷開始穩(wěn)定。殷墟,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穩(wěn)定疆域的王朝定居的首都。
史書對這個遠古王朝的記載微乎其微,大雪無痕,甲骨文并非當時典籍,而是商人占卜之辭。一條占辭,包括敘辭、命辭、占辭、驗辭四部分。一條記載“占登婦好三千登旅萬乎伐”,負責占卜的貞人說,婦好統(tǒng)領三千兵馬,加入國王萬人大軍,共同征討遠方的敵國。這是一次大規(guī)模、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決戰(zhàn)。后從其他卜辭中得知更令人震驚的信息,婦好竟是女性,并懷著武丁的孩子。
1976年,考古意外發(fā)現婦好墓,墓室被水淹沒,棺槨腐爛?;蛟S因此未被盜賊發(fā)現。隨葬品青銅器、玉器、骨器、石器等,共計1928件。工藝精美,雕琢精妙。鉞是商代兵器,更是權力象征與軍事指揮標志。一件重達八公斤的青銅鉞上,鑄有“婦好”。這是目前唯一能與甲骨文聯系,可斷定年代和墓主身份的商代王室成員。卜辭“貞婦好有娶嗎”,說婦好嫁了嗎?卜辭又說嫁給了三位國王。武丁希望王后婦好在陰間還會嫁給去世的商王,擁有陽間的一切。
1939年,武官村村民在王陵挖出一個迄今出土的最大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重達832公斤。輝煌無比,美麗絕倫。說明商人已擁有精湛的冶煉和鑄造技術。日寇入侵,為使司母戊鼎不落入日寇之手,武官村民曾再次埋入原墓。1946年6月重新挖出,被某官吏作為蔣介石六十壽禮送往南京。同時,無論宮殿區(qū),還是王陵區(qū),還發(fā)現殘斷尸骨,一看不寒而栗。商人屠殺奴隸祭祀祖先,有的被砍掉頭顱,有的被攔腰斬斷,令人發(fā)指。專家對骨骼鑒定發(fā)現,大都不是商朝子民,而是通過戰(zhàn)爭俘獲的異族奴隸。古代立國之本,在于祀與戎。對祖先與自然的崇拜合為一體,對中華文明產生悠遠影響。
文明,往往要靠非文明手段開創(chuàng)。這或許就是歷史的辯證法,一方面是殘暴的戰(zhàn)爭、野蠻的殺戮,一方面誕生古老的文字、璀璨的文明。
殷都,經歷兩個半世紀。周滅商,封紂王之子武庚于此。后武庚叛亂被殺,都城淪為廢墟,沉凝歷史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