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所謂琴心——減少茍活的理由(2)

桃花扇底看前朝 作者:許石林


古云:“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本褪钦f,不要將琴聲彈奏得太順隨人的欲望以娛樂人,而要用琴聲馴化人的性情,削弱人的一些不正當?shù)奶煨院陀?,使其達到“正”的效果。當然,這個過程達到的效果微乎其微,不是說聽了一曲,流氓立刻不流氓了,貪官立即不貪了,沒那么神。正因為沒那么神,所以才要強調(diào)和堅持。跟減肥似的,你要堅持才有效果。

現(xiàn)在,古琴一下子熱起來了!熱得人都有點不習(xí)慣,熱得跟得了流行感冒一樣,熱得讓人想起誰寫的那句話:“花說開就開了,嘩地,像潑婦一樣?!?/p>

但是,真正懂得琴理、明曉琴道的人還是很少的。所謂琴道,無非就是“存天理,滅人欲”而已。有關(guān)這個,可以看我先前的小作《天理》,此不贅述。

琴和琴人之尊貴,說到底是琴人要心中多存一些“不”,即世俗要你這也能做,那也能做,這也能搞掂,那也能搞掂,而琴教你“不”做這,“不”做那。你不要試圖用琴影響他人,你只需用琴管住自己即可,所謂理一人之性情,以理天下之性情。人都把自己管好,社會才能好。別扯得太遠,別企圖代表別人,比如有個網(wǎng)站吹牛,說中國不怕跟美國打仗,大不了中國豁出去死幾千萬人,而美國最怕死他們自己的人。這就是瞎扯——你只能說你自己愿意去死,或者跟你一樣有這種想法的人愿意去死,你沒權(quán)力安排別人去死。什么是淫邪?這就是需要禁止的淫邪。

琴不娛樂他人,只調(diào)和自己身心。為什么說琴人難覓知音?就是因為琴只對自己彈,對二三好友彈,不娛樂他人,不取媚他人。

正因為琴者知音難覓,一旦得到知音,簡直可以說是生死知音,簡直就是琴者自己的另一個復(fù)制品。這就是為什么伯牙子期,一個讀書人和一個樵夫能因琴而結(jié)生死之交。

鄒忌您是知道的,就是那個長得很帥,但是跟城北徐公一比就覺得自己還是不夠帥的齊國人。鄒忌年輕的時候?qū)W了一身本事,他想當官有所作為,造福國家,可是,那時候還沒有后來的選材察舉制,更沒有發(fā)明科舉制,他如何才能找到一個機會被齊王賞識呢?

機會總是留給有所準備的人。鄒忌會彈琴,齊王也會彈琴。鄒忌自薦說自己的琴彈得好,希望能為齊王彈琴。他以這個名義進入宮廷,成為齊王的一名琴師。有一天,齊王自己正在彈琴,鄒忌大膽,推門就走了進去。齊王見了很不高興,說:寡人沒叫你來呀!

鄒忌說:大王您的琴彈得好!

齊王心情不錯,問:你說說,好在哪兒?

這一問,給了鄒帥哥一個機會,他朗聲回答:您彈琴,大弦渾厚溫和,這是明君氣象;小弦清廉干練,這是丞相諸臣奉公能干;您按弦按得果斷而深,放得舒展而輕松,這好比國家政令寬嚴得當;音量大小適中,無不正之音的干擾,如天下四時協(xié)調(diào),沒有亂象。

齊王聽了,很高興:小鄒啊!沒想到你還如此懂音律!

鄒忌說:我不但懂音律,其實我還懂治理國家哩。

齊王不高興:說你胖你就喘,年輕人,要學(xué)會謙虛!

鄒忌說:大王,治理國家就像彈琴一樣嘛。

鄒忌借助琴理說治國之道,很快就得到了齊王的賞識,三個月后,鄒忌當了齊國的相。后來的事實證明,鄒忌是古時一代良相。

鄒忌其實生在一個好時代,他遇到了喜歡琴的齊王。

琴道在于“不”,琴人在于有所不為;有所不為,無過放棄生命。有關(guān)琴人故事,近世最動人心魄的是四川的裴鐵俠與沈氏——裴鐵俠與沈氏夫婦家藏唐代一大一小兩張雷威制琴,因號“雙雷”。1949年,社會形勢激變,作為舊式讀書人的裴鐵俠,覺得自己是屬于另一時代的人,不該活在新的時代。加上兒女命運連遭變故,更添憂懼。于是,夫婦摔碎雙雷琴,將琴之金徽收集到一起,留下遺書:“二琴同歸天上,金徽留作葬費”,雙雙自殺身亡。裴鐵俠夫婦讓人想起王國維以身殉那個化他的文化,經(jīng)此世變,義無再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