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當仁不讓做“沛公” (3)

劉邦的天下謀略 作者:東雄


劉邦釋放勞役、率眾入山之舉,已經(jīng)充分顯示了他的凜然大義和卓越的領導才能,還有誰能比他更勝任這項工作呢?

眾人堅持推選,劉邦表面上裝作很為難的樣子,假意辭謝了幾次,見“眾命難違”,也就只得“恭敬不如從命”了。但劉邦最高的官位只是個小亭長,如今一下子成了沛縣的最高領導者,應該怎樣稱呼他才好呢?

蕭何認為,“沛公”這個稱號比較合適,既可以表示劉邦是沛縣的領袖,又有貴族的氣派,而且也很具有親切感?!芭婀边@個稱號對于外表尊貴、個性隨和的劉邦來說,的確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蕭何在沛縣的地位一向很高,所以這個稱號一經(jīng)蕭何提出,便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此后,大家便都一直把劉邦稱作“沛公”,直到劉邦在抗秦戰(zhàn)爭中被楚懷王封為西征大元帥,甚至在他被西楚霸王項羽分封為漢王后,這個稱號還一直有人在叫。

劉邦被眾人推上造反起義的領導崗位后,他便行動起來了,他著手重新整編人馬。這個工作仍由蕭何主持,蕭何以原先的“劉邦黨”為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又重新編入沛城的子弟兵,很快就組建了一支兩三千人的隊伍。幾天后,這兩三千人都換上了全新的戎裝,稍加訓練后,便在縣衙前的廣場上排列起來,接受劉邦的檢閱。

劉邦身著戎裝,頭戴“劉氏冠”,昂首挺胸,顯得威風凜凜。

他首先到大廟禱告了黃帝,以此向世人表示,他劉邦授命于危難之際,率領沛縣子弟,響應陳勝的起義大軍,志在誅滅暴秦,恢復天下秩序。

然后,按照蕭何的安排,劉邦又在廣場上祭祀了戰(zhàn)神蚩尤,祈望得到蚩尤的庇護。

最后,劉邦下令擂響戰(zhàn)鼓,并用牲血祭鼓,所有旗幟均采用紅色戰(zhàn)旗。這樣一來,這支三千多人的隊伍,就顯得很威風了。

劉邦任命蕭何為軍師,曹參為參謀,盧綰為侍從官,夏侯嬰、任敖、周勃、灌嬰等人為部將,剽悍勇猛且擅長謀略的樊噲則被任命為先鋒。

任命完畢,劉邦將指揮部暫時設在故鄉(xiāng)豐邑,然后立即下令攻擊沛縣周圍的縣城胡陵和方與。緊接著,胡陵和方與被劉邦攻下,劉邦收編了兩城的降卒,稍加休整,便率領著這群雜牌軍向遠方而去。

閱讀啟示

一個想成大業(yè)的人,一旦選定了目標,就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去奮斗。劉邦是想成就大事業(yè)的人,當然不會在山里躲幾天就了事,他等待的是時機。時機一到,馬上行動,以能力、威信服人,這才是做大事的人該有的行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