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滿腔抱負,卻找了一個任何人都有能力做的工作,別消極,不要認為做這種工作沒有出路。身體消極了,鍛煉一下就能夠恢復;思想消極了,整個人就趴下了。
對司馬懿而言,這并非壞事。
第一,他距離曹操最近,能夠?qū)W到更多的知識,不管怎么說,曹操走的路是司馬懿想走卻沒有走的路。第二,混個臉熟,熟人好辦事。領(lǐng)導的司機為何如此吃香?臉熟。第三,能夠掌握曹操的一舉一動,掌握前沿陣地第一手資料,高效且真實。第四,也是最重要的,通過傳授曹董事兒子知識,培養(yǎng)他的思維,為我所用。
用一個海歸教導自己的兒子們,足可以看出曹操的野心。如此,司馬懿很有可能成為未來帝王的老師,這個家教可是了不得。當然,即便后來出現(xiàn)了意外,也并未影響司馬懿的仕途,此事再議。
司馬懿因為自己的霸氣外露付出了代價,第一步?jīng)]有得到重用。可以看出,此時的司馬懿剛到而立之年,應該是沒有很大的野心的。他的野心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而手握天下的欲望極有可能是在曹操去世之后才萌生出來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他想要的是實現(xiàn)自己的一番抱負。至于他的抱負,可能只是揚名立世。
記住,他只是一個凡人,和你我一樣,他并不是高不可及,只要我們肯付出和努力,一樣能夠達到。
此時的司馬懿和眾多正在努力打拼的人一樣,努力、勤奮、自強不息。他的隱忍不是天生的,是在坎坷的經(jīng)歷中一點點積累起來的。他站的還不夠高,看的還不夠遠,這一點,是閱歷決定的。
隨著對曹操的逐漸了解,司馬懿才意識到自己面前的是怎樣的一個巨人,是怎樣的可怕與不可估量。司馬懿開始對曹操有所畏懼。
接下來的十年,他不斷地追趕曹操,不斷地了解曹操的可怕、陰險,也不斷地學習曹操的可怕,增強自己的實力。直到有一天能夠望其項背,司馬懿便再無畏懼。
這里,我們來探討一個問題:司馬懿在赤壁之戰(zhàn)之前,還是一個無業(yè)游民。如果此前他能夠投靠曹操,為他出謀劃策,赤壁之戰(zhàn)的歷史會不會改寫?
理由很簡單,級別不夠、閱歷不夠、見識不夠。這三“不夠”就注定司馬懿無法參與出謀劃策。
級別方面,司馬懿只是一個無業(yè)青年,而曹操身邊謀士眾多,有荀攸、賈詡、程昱等,哪能有你司馬懿的份?何況司馬懿連進入曹操陣營的機會都沒有。
閱歷方面,司馬懿作為一個新人,沒有任何一起成功的策劃案例。這時向曹操提建議,無異于紙上談兵,曹操根本不會聽。何況大戰(zhàn)在即,曹操很忙碌,哪有時間聽你一個年輕的儒生閑談?
見識方面,赤壁之戰(zhàn)百萬軍隊參戰(zhàn),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司馬懿沒有任何實戰(zhàn)經(jīng)驗,說話根本沒有任何分量。
這么大的戰(zhàn)爭場面,對司馬懿來說,正是一個增長見識、增加閱歷,提高級別的好機會。借著這樣的機會,靜觀其變,摸清老板的思維和行為方式,順便再多學一些實戰(zhàn)經(jīng)驗,這才是司馬懿需要的。
這給新人上了很好的一課,沒有人能一飛沖天,不要希冀進入社會就能夠一招定乾坤。是金子早晚都會發(fā)光,不要操之過急,路要一步一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