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贏得贊賞而說謊
FBI的一篇心理學報告上提到,虛榮心是人類一種普通的心理狀態(tài),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男女老少,窮者有,富者亦有。虛榮心是一種扭曲的自尊心,是自尊心的過分表現(xiàn),是一種追求虛表的性格缺陷,是人們?yōu)榱巳〉脴s譽和引起普遍的注意而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不正常的社會情感。虛榮心表現(xiàn)在行為上,主要是盲目攀比,好大喜功,過分看重別人的評價,自我表現(xiàn)欲太強,有強烈的嫉妒心等等。
為了滿足虛榮心,難免要說說大話吹吹牛,表現(xiàn)出和別人不一樣或者比別人優(yōu)越的姿態(tài)來。FBI反情報專家曾分析,這一類的謊言通常源于人類的心理補償機制。所謂心理的補償機制,是指個人所追求的目標、理想受挫,或因自己生理缺陷、行為過失而遭失敗時,選擇其他能獲得成功的活動來代替,借以彌補因失敗而喪失的自尊與自信。
就作用而言,心理補償可分為消極性的補償與積極性的補償。所謂消極性的補償,是指人用來彌補缺陷的方法,對他本身沒有帶來幫助,有時甚或帶來更大的傷害。例如一個根本不懂得電腦編程的人為了在某軟件開發(fā)公司謀求一份收入很可觀的工作,就吹噓自己是力敵各國頂尖黑客的高手,其結(jié)果是不好預料的。
在森林里,各種鳥在一起生活。鳥兒們都認為自己最美麗,常為此而爭吵。因為鳥兒們總是嘰嘰喳喳吵個不停,上帝受不了了,就把鳥兒們都叫過來說:
“我要從你們當中選出一只最漂亮的鳥作為鳥王?!?/p>
鳥兒們都想做最漂亮的鳥王,就到河邊干干凈凈地洗了個澡,然后開始打扮。
“我會成為最漂亮的鳥王?!?/p>
“哼!你不行,我將成為鳥王?!?/p>
為了贏得贊賞而說謊
烏鴉羨慕地看著鳥兒們互不相讓、忙于化妝的情景,吁了口氣。
“我也要成為鳥王?!?/p>
烏鴉每天徘徊于河邊,或撿別的鳥兒掉下的羽毛,或拿自己的好東西換顏色漂亮的鳥兒的羽毛,然后趁別的鳥兒不注意,偷偷地將羽毛插到自己的身上。
一不小心,烏鴉看到自己水中的影子,吃了一驚。
“哎呀,真奇妙!這是我嗎?啊,真漂亮!”
烏鴉忘了自己的真面目,好像自己真的變成一只漂亮的鳥似的,得意地進入大會場。上帝從沒見過這么漂亮的羽毛,就把烏鴉選為鳥王了。
“你到底是什么鳥???”
“第一次看到你,你從哪來的?”
“……”
烏鴉得意地說:“我是烏鴉,我吃了一種特制的東西才擁有這么漂亮的羽毛的?!?/p>
周圍的鳥兒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個個走過來摸著烏鴉的羽毛,沒想到羽毛紛紛掉下來,只剩下烏鴉原來的羽毛了。在鳥兒的哄笑中,烏鴉羞愧難當,慌忙跑進樹叢里去了。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虛榮心更是人類的一種天性。偽造個名牌大學的畢業(yè)證,去某個國家整個容,這些都是心理補償性質(zhì)謊言的行為表現(xiàn)。盡管心理補償性質(zhì)的謊言有它自欺的一面,但它同時也是一種心理自我保護的武器,因而這類謊言在生活中也非常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