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兒時的季節(jié)
在人的一生中,童年似乎是最不起眼的。大人們都在做正經(jīng)事,孩子們卻只是在玩耍,在夢想,仿佛在無所事事中揮霍著寶貴的光陰。可是,這似乎最不起眼的童年其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季節(jié)。粗心的大人看不見,在每一個看似懵懂的孩子身上,都有一個靈魂在朝著某種形態(tài)生成。
在人的一生中,童年似乎是最短暫的。如果只看數(shù)字,孩提時期所占的比例確實比成年時期小得多??墒牵@似乎短暫的童年其實是人生中最悠長的時光。我們僅在兒時體驗過時光的永駐,而到了成年之后,兒時的回憶又將伴隨我們的一生。
2那時花開
情竇初開的年齡,綻開的不只是欲望的花朵。初開的欲望之花多么純潔,多么羞怯,多么有靈性,其實同時也是精神之花。所以,和青春一起,心靈世界一切美好的東西,包括藝術和理想,個性和尊嚴,也都覺醒了。這在人人都一樣。區(qū)別在后來,有的花朵曇花一現(xiàn),有的長開不敗結出了果實。
3童心就是力量
耶穌說,在天國里兒童最偉大。泰戈爾說,在人生中童年最偉大。幾乎一切偉人都用敬佩的眼光看孩子,因為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做事只憑真興趣,不受功利和習俗的支配。如果一個成人仍葆有這些品質(zhì),我們就說他有童心,而童心正是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凡葆有童心的人,往往也善于欣賞兒童,二者其實是一回事。相反,那些執(zhí)意要把孩子引上成人軌道的人,自己的童心往往也已經(jīng)死滅。
4人生一課
成長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學習如何做人處世,如何思考問題。不過,學習的場所未必是在課堂上。事實上,生活中偶然的契機,意外的遭遇,來自他人的善意或惡意,智者的片言只語,都會是人生中生動的一課,甚至可能改變我們?nèi)松姆较颉?/p>
5籌劃“我”
人活在世上,應該活出自己的本色。然而,“自我”是一個復雜的概念,哲學家們尚且爭論不清。一個人怎樣才算擁有“自我”呢?有兩個可靠的標志。一是看他有沒有自己的真興趣,亦即自己安身立命的事業(yè),他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感到內(nèi)在的愉快和充實。如果有,便表明他正在實現(xiàn)“自我”,這個“自我”是指他的個性,每個人獨特的生命價值。二是看他有沒有自己的真信念,亦即自己處世做人的原則,那是他的精神上的坐標軸,使他在俗世中不隨波逐流。如果有,便表明他擁有“自我”,這個“自我”是指他的靈魂,一個堅定的精神核心。
這兩種意義上的“自我”都不是每個人一出生就擁有的,而是在人生過程中不斷選擇和創(chuàng)造的結果。正因為此,每個人都要為自己成為怎樣的人負責。
6好運設計
在設計一個完美的人生方案時,人們不妨海闊天空地遐想。可是,倘若你是一個智者,你就會知道,最美妙的好運也不該排除苦難,最耀眼的絢爛也要歸于平淡。原來,完美是以不完美為材料的,圓滿是必須包含缺憾的。最后你發(fā)現(xiàn),上帝為每個人設計的方案都無須更改,重要的是能夠體悟其中的意蘊。
7生命至上
生命是宇宙間的奇跡,它的來源神秘莫測。是進化的產(chǎn)物,還是上帝的創(chuàng)造?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你的心去感受這奇跡。于是,你便會懂得欣賞大自然中的生命現(xiàn)象,用它們的千姿百態(tài)豐富你的心胸。于是,你便會善待一切生命,從每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到一頭羚羊,一只昆蟲,一棵樹,從心底里產(chǎn)生萬物同源的親近感。于是,你便會懷有一種敬畏之心,敬畏生命,也敬畏創(chuàng)造生命的造物主,不管人們把它稱作神還是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