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七日至三月八日期間,王陽明率軍趕赴廣東龍川縣,一舉蕩平浰頭匪患。之后,王陽明又掃平了九連山匪寇。同年四月二十日,王陽明上奏《浰頭捷音疏》(《王文成公全書》卷十一),奏報此次平定浰頭匪患的詳細經過。
湖廣、江西、廣東、福建諸匪中,最強悍、最狡猾的莫過于浰頭之賊。征剿浰頭匪患,可謂困難重重。王陽明不但擅用兵法,更長于攻心,因此能一舉蕩平浰頭匪巢。王陽明不僅是偉大的儒學家,同時也是杰出的軍事家?!稕祟^捷音疏》詳細記錄了此役的經過。據此可知,王陽明不愧是一位思維縝密、謀略過人的軍事家。
在此疏文中,王陽明詳細匯報了各路官軍剿匪的情況,同時還列出掃平匪巢的日期,各路將領的官銜、姓名,匪巢位置及匪首、主要匪眾的姓名,斬殺及俘虜的賊匪人數,繳獲戰(zhàn)利品的種類,燒毀敵軍倉庫、房屋的數量。并且,王陽明還詳述了智斗浰頭匪首池仲容的經過。在此,以《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為參考,介紹一下王陽明平定浰頭匪患的具體過程。
正德十二年二月初七,江西省贛州府信豐縣官員上報,龍南縣匪首黃秀魁糾合廣東匪首池仲容等人,意欲偷襲信豐縣。今見賊人攻城不退,請求王陽明發(fā)兵救援。
王陽明收到此公文后,隨即委派經歷(負責出納、謄寫公文)王祚、縣丞舒富領兵前去助戰(zhàn)。官軍雖斬獲四名賊匪,但報效義士楊習舉被賊人殺害,同時王祚被擒。于是,王陽明親率大軍趕赴信豐縣,他先招安所擒之賊,再命他們返回匪巢,設法救出王祚。對于此役中的失職官員,王陽明命他們據實回稟剿匪不利之緣由,并上奏朝廷。
當時,浰頭匪首除池仲容外,還有池仲寧、池仲安、高允賢、李全等,他們各自盤踞一方。近年來,浰頭賊匪愈發(fā)猖獗,僭稱王號,偽設官職。并且,賊人還屢次進攻廣東省翁源、龍川、始興,江西省龍南、信豐、安遠、會昌等縣,殺害官軍、焚燒村寨、虐殺村民,致使百姓居無寧日。朝廷曾多次調狼達土軍助剿浰頭賊匪,皆無功而返。
王陽明所制定的戰(zhàn)略部署是先攻橫水,次攻桶岡,最后與廣東軍會師,徐圖浰頭。正合兵法所云:“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蓖蹶柮髡J為,南贛賊匪多分布于南安橫水、桶岡等地,該地區(qū)與湖郴(湖廣省郴州)接壤。當地賊匪雖人數眾多,但勢力過于分散,他們僅能憑借天險來抵抗官軍。而浰頭匪巢多靠近閩廣地區(qū),此地賊匪狡猾且較集中,匪巢間互有結盟,能做到守望相助。
正德十二年九月,王陽明計劃進兵橫水,因唯恐浰頭賊匪乘機作亂,于是發(fā)布告諭予以安撫。他派遣報效生員(負責軍務之人,生員為各府、州、縣學堂的學生)黃表、義民周祥等人前去發(fā)布告諭文,同時賞給賊匪金銀、布匹等物。如此一來,眾賊人多被王陽明之舉感動,各山寨頭領黃金巢、劉遜、劉粗眉、溫仲秀等人皆表示愿意歸降朝廷。
然而,唯獨大匪首池仲容對此不屑一顧,他憤然對眾人道:“我等做賊已非一年,官府來招亦非一次,此亦何足為憑!待黃金巢等到官后,果無他說,我等遣人出投亦未為晚?!?/p>
王陽明認為,官軍不可分頭征剿浰頭和橫水、桶岡的匪患,應該切斷賊匪間的聯系,使之不敢妄自出兵。其后不久,浰頭匪首黃金巢來投王陽明。王陽明赦免了他們的罪行,并加以好言安撫。黃金巢等人皆表示,愿協(xié)助王陽明剿匪。于是,王陽明命黃金巢率領五百余兵勇,趕赴橫水剿匪。
正德十二年十月,王陽明一舉蕩平橫水匪巢。池仲容聽聞此消息,驚恐不已,擔心王陽明接下來就會領兵攻打浰頭。于是,他召集寨主池仲寧、高飛甲等人商議對策。最后決定,先派其弟池仲安率兩百老弱殘兵歸降王陽明,并假意愿助官軍剿匪。但池匪的真正意圖是探聽虛實,尋機里應外合,消滅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