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房價是政府造成的(4)

政府的本分Ⅱ 作者:姚中秋


那么,房地產價格何以呈現出如此非理性態(tài)勢?一個原因是政府長期奉行過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不過,寬裕貨幣本來是可以有多種流向的,比如,在近代世界經濟史上,大多數技術創(chuàng)新潮似與寬松貨幣政策有關。而在中國,寬松貨幣政策并沒有收到這種可取效果。原因似乎是,持有廉價貨幣的人會優(yōu)先選擇涌入房市。他們之所以做這種選擇,理由并不復雜:在現有制度環(huán)境下,房地產升值的潛力最為巨大,最值得進行投機。

這個制度環(huán)境就是城市土地的政府壟斷,以及由此而導致的政府官員政績對房地產市場的高度依賴。從房地產開發(fā)商到普通民眾,這一制度會讓所有人都形成房地產價格將會單向且猛烈上漲的預期。經濟學家也基于現有制度框架編造了一個神話:中國的城市土地是高度稀缺的——仿佛這個世界上其他資源不稀缺——因此,房價將會只漲不跌。事實上,地方政府,甚至包括中央政府也確實不會允許房價下跌,而在中國,所有人對政府控制經濟的能力都深信不疑。

凡此種種預期、信念、迷信,把房地產市場中所有參與者都變成了投機者和潛在的投機者。很多普通民眾咬牙借錢買房,同樣是抱著投機的心態(tài)。那些抱怨買不起房的人,毋寧是在抱怨自己被排斥在投機游戲之外。人們曾說,中國股市是個投機市,近日房市同樣是投機市。

這種局面有可能改變嗎?有,唯一辦法是打破政府對城市土地供應的壟斷。至于打破壟斷的辦法,其實中央政府已經指出。國務院近日批轉發(fā)展改革委《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其中關于土地,提及這樣的改革設想:“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制定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條例,逐步建立城鄉(xiāng)統一的建設用地市?!蔽募⒅该鳎@一改革由國土資源部牽頭研究、推進。

建設城鄉(xiāng)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的構想,在2008年年底就已在《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fā)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而以我有限的了解,《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條例》似乎是第一次提出。這意味著,農村集體土地享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與“國有土地享有平等權益”的制度變革有可能被加快推進。

這樣的制度變革恐怕是解開房地產市場死結的唯一出路。當然,目前很多地方已經承認農村集體土地的建設使用權轉讓,尤其是在珠三角、長三角甚為普遍。但通常,這些地方只允許農村集體土地用于工商業(yè)建設,而不得用于商品住宅。不過,廣大農民卻已自發(fā)地進行了這方面改革,這就是“小產權房”制度。

綜合看來,農村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實際上已被設立出來,現在需要的是政府予以系統地承認。如果政府對此予以承認,則統一的土地市場即告形成,房地產市場的投機性必然因此迅速減弱,尤其是住宅將會迅速恢復其居住本性。

然而,被指定推動這方面改革的有關部門,似乎對這樣的改革并不熱心。舉例來說,5月22日,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村鎮(zhèn)建設司副司長趙暉在一次會議上透露,目前針對部分房地產重點城市的小產權房的調研已經結束,包括住建部、國土資源部在內的有關各部門將積極出臺嚴格的監(jiān)管政策,小產權房治理將越來越嚴厲。其中,正在新建、續(xù)建的小產權房將予以拆除取締,對政策出臺前銷售的已建成房屋,將進行清理。這一表態(tài)意味著,農村農民建設用地使用權將根本不可能得到承認。

國土部究竟會怎樣行動?是積極推動城鄉(xiāng)統一土地市場的構建,還是在城鄉(xiāng)土地市場間筑起更高的壁壘?值得密切關注。因為,城鄉(xiāng)土地市場的合一,不僅關系到經濟結構恢復平衡還是繼續(xù)擴大失衡,也關系到中國的城市化是健康發(fā)展還是扭曲擴張,中國人的生存狀況是更為美好還是更為糟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