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釋】
鏜(tāng):擊鼓聲。其鏜,即“鏜鏜”。
踴躍:雙聲聯(lián)綿詞,鼓舞,興奮。
兵:武器,刀槍之類。
土國:或役土功于國。土、城在這里做動詞用,服役和建筑的意思。
漕:地名,今河南省滑縣東南。
孫子仲:衛(wèi)國大夫。
平:和好。謂救陳以調(diào)解陳宋關(guān)系,使兩國和睦。
陳、宋:諸侯國名。
不我以歸:即不以我歸。
有忡:忡忡,憂愁的樣子。
爰(yuán):于何。
喪:喪失,此處言跑失。
于以:于何。
契闊:聚散。契,合;闊,離。
成說:成約,成誓言。
于嗟:感嘆詞,即“吁嗟”。
活:借為“佸”(huó),相會,聚會。
洵:遠。
信:一說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說守約。
【古人如是說】
擊鼓,怨州吁也。衛(wèi)州吁用兵暴亂,使公孫文仲將而平陳與宋,國人怨其勇而無禮也。
——《毛詩序》
衛(wèi)戍卒思歸不得也。
——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
【今人這樣讀】
詩人若具速寫之技,概括而復突出其個人入伍、出征、思歸、逃散之整個過程。簡勁不懈,真實有力,至今讀之,猶有實感。
——陳子展《詩經(jīng)直解》
《擊鼓》則是切身之慟,“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繾綣叮嚀,雖只在平易處著本色語,卻字字驚心。其實這一篇訣別辭,又何至于悲怨中的兒女之情,更是無法把握自己命運的死生之際,于生的至深之依戀,可以說,這是不為一時一事所限的人生之悲慨罷。
——揚之水《詩經(jīng)別裁》
許多時候,愛情不是一個可觸摸可把握的東西,它太容易為造化所弄,大至戰(zhàn)爭和遙遙在望的功名,小至一個念頭的改變,總有這樣那樣的事,讓愛情失腳。
——閆紅《詩經(jīng)往事:愛在荒煙蔓草的年代》
世事在生死之間時,人即使身不由己也還有一絲轉(zhuǎn)圜和補救的余地,然而一旦生死相隔,即使有再大的愿心也無能為力了?!稉艄摹穫鬟_的就是這種生死相隔的無可奈何。
——安意如《思無邪:追繹前生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