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政/文
我和洪晃認識實在是偶然,偶然得事后想起來,都覺得是不是這就算認識了?
1999年的下半年,正是互聯(lián)網(wǎng)席卷大陸的時候,誰圈點錢,都想搞個網(wǎng)站;搞好了網(wǎng)站,去圈更多的錢。而我正是在這個時候認識洪晃的,因為她既圈到了錢,又想圈更大的錢!
我當時在新浪網(wǎng)當著個不小的官,也管著四五十個人。有一天,我的一個部下很神秘地跟我說,問我有沒有興趣換個環(huán)境,說有個很有錢的人也想搞互聯(lián)網(wǎng),想找我去談談。我問他是誰,他環(huán)顧了四周,更神秘地說:是陳凱歌的前妻!
這是我第一次聽說洪晃。
第一次見洪晃是在西單的“星巴克”。
在我那個部下跟我說完這個事情后的兩天,我們就約好了地點,定好了時間,就像彼此面試一樣開始了“談談”。
我見到她的第一印象是,這是個懶蟲,愛睡懶覺。我們的時間定在中午,已經(jīng)是很照顧愛睡懶覺的人了,可她還是遲到了。
那時候的她,頭發(fā)很長,扎了個頭箍,整個給我的感覺是很前衛(wèi)的女人。
我們的談話很簡單,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我們談了技術,談了網(wǎng)站的制作流程,談了很多專業(yè)性的東西,卻唯一沒談她的個人情況,這是我很后悔的。
直到后來做了她的部下,才發(fā)覺我錯過了唯一一次平等地和她交流個人情況的機會。
這是后話了。
回來后,我問我的部下他還知道關于洪晃的什么,我的部下說什么都不知道了。我考慮了幾天,又去了洪晃當時的辦公地點中山公園看了看。然后,我拒絕了洪晃的邀請。
在我拒絕的第二天,我的部下興沖沖地來找我,跟我說他知道了關于洪晃的很多事情。然后他滔滔不絕地講著,我平平靜靜地聽著。
最后,我明白了一件事情:如果我第一次聽洪晃的名字時,別人介紹她是章含之的女兒,而不是以陳凱歌的前妻身份出現(xiàn),我想我不會拒絕她的邀請!
后來就過元旦了,后來就過春節(jié)了,2000年就這么到了。這段時間,我們一直都沒怎么聯(lián)系,但我們彼此都關注著各自情況的進展。
直到過完情人節(jié)的周末,洪晃去章老那兒探望后,我們又再次坐到了西單的“星巴克”。
那天我們談得很多,我第一次聽她談起當年“紅小兵空降”美國的事情,也談到了她創(chuàng)辦的本土雜志《iLook世界都市》,更談到了她雄心勃勃的網(wǎng)站孵化器的概念。整個談話過程,我都是帶著崇敬的眼光看著她,那種心態(tài)我后來總結了一下就是:
因為章含之和洪晃是母女,章含之和毛澤東是師生,而我和洪晃是朋友,因此,我自以為我認識了洪晃,就離毛澤東他老人家很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