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蔣經(jīng)國前來祝壽。
1960年5月31日,張學良六十大壽,宋美齡派人送來生日蛋糕。晚十點半,“蔣經(jīng)國老弟同董(董顯光)大使夫婦為我設(shè)宴祝壽”。飯后,又一同參觀蔣經(jīng)國別墅。“那時,蔣經(jīng)國還沒做大的事情,我們倆時常在一塊兒隨便扯。他隨便問我什么,我也隨便地回答,談的內(nèi)容與政治沒有多大關(guān)系,就是隨便扯淡,談談閑事,海闊天空?!薄傲畾q生日過完,算比較自由一點了。我上哪走走路,去哪坐車兜兜風,去百貨公司買買東西,到飯館吃個飯,這都可以了,我要去做這些事,沒人管,但有人跟著。除此之外,任何人還是不能跟我們隨便接觸?!?/p>
第三,第一次到士林禮拜堂做禮拜。
同年6月5日“十點五十分,我同董‘大使’到士林禮拜堂做禮拜,由盧牧師祺沃講馬太福音16、13,說明磐石和鑰匙之真諦。十一點三十分許禮拜畢,‘總統(tǒng)’返出時,夫人特向余個人握手,使得眾人注目……”士林禮拜堂這一幕,讓張學良永生難忘。他終于回到人們的視線之中。
第四,漂泊25年,終于有了一個家。
張學良從高雄搬遷至臺北之初,蔣經(jīng)國安排他住在幽雅招待所。一天,宋美齡突然光臨,張學良“倉皇出迎”,“夫人再三詢問寓所如何,并至臥室小坐?!辈痪茫蚊例g將張學良請到官邸,一見面就說,你要自己選一塊地,建一個屬于自己的房子,地點自己選,大房小房自己定。后經(jīng)蔣經(jīng)國同意,在臺北市北投復興3路70號買了一塊地皮,建了一座二層小樓。新居落成時,蔣經(jīng)國送了一套客房用的家具?!霸郝浜苄?,房子也很簡單,比西安的三棟樓小多了,比北京的順承王府簡單多了,更不能和沈陽的家相比,可心情輕松多了。自從離開西安,二十多年了,一直到處漂泊,始終連個家都沒有,這北投的房子一建,我等于二十多年來,第一次有了屬于自己的房子,終于算有個安身的家了。”
“我們搬回臺北不久董先生夫婦就到美國去了。”后來在士林凱歌堂“認識了周聯(lián)華牧師。以后他就來幫助我讀經(jīng)和研究神學。因為中譯的神學書不合用,周牧師就建議申請美南浸信會的神學函授課程。從此我就研究神學。一共讀了十幾年,才拿到畢業(yè)證書。因為我的英文不好,每次寄來的功課必須由周牧師譯為中文,錄在錄音帶上。我聽了之后,用中文回答問題,然后再由周牧師譯為英文寄回神學院去。有一段時期,周牧師出國,我就自己用字典慢慢地讀。所以用了這么長的時間。感謝主,在我讀圣經(jīng)的時候,上帝的光,照到了我的心里,使我明白他的旨意和圣經(jīng)里的話,他的大能改變了我。他的愛,使我知道他是愛我為我舍己,使我因信耶穌基督而得救。我在1964年受洗?!?/p>
“上帝給我所安排的實在是非常奇妙。他先使我跟基督徒接觸,又叫他的仆人和使女來帶領(lǐng)我,又再給我安靜的環(huán)境和很長的時間去研究神學,然后給我安排到夏威夷來。我從來也沒有想到夏威夷來。來了之后,不久就被我們的親友帶到基督教公理會來做禮拜,聽程嘉禾牧師講道?!?/p>
在臺灣時,董顯光常到張學良家中,先是研究英文,以蔣夫人送給張學良的英文版《相遇于骷髏地》為課本。張跟董顯光一邊學英文,一邊探討基督教,一邊逐字逐句地翻譯這本書,最后,把這本書翻譯成了中文。出版時署名曾顯華,“人家很奇怪,問我‘為什么叫曾顯華?’我就告訴他們,‘曾’是曾約農(nóng)的曾,‘顯’是董顯光的顯,‘華’是周聯(lián)華的華,三個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個字,合成我的筆名曾顯華,是為了感謝他們?nèi)齻€對我的幫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