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2)

馬爾克斯傳 作者:薩爾迪瓦爾(Saldivar, Dasso)


利益促使殖民者迫不及待地征服奇米拉人的時刻終于到了。1744年,總督埃斯拉瓦把這個任務交給何塞·費爾南多·德米爾·伊蓋拉上尉,上尉在血與火之中完成了任務。主要目的是修筑一條穿越奇米拉人聚居區(qū)的公路,把馬格達萊納省的特內里菲港口,與畜牧業(yè)正在發(fā)展的和磨坊鐵匠爐星羅棋布的肥沃而繁榮的烏帕爾盆地連接起來。德米爾·伊蓋拉以兇狠的面目對待兇狠的奇米拉人,無論在哪里從他們手中奪得哪怕是巴掌大一塊地方,他也要建立一個村莊。交戰(zhàn)雙方傷亡十分慘重,但在五年以后,殖民者開始制服對手,建立了足夠的村莊以便把奇米拉人控制在幾塊微不足道的田地里。

斬盡殺絕的使命由伊蓋拉的后繼者們圓滿完成。1768年在最后也是最具摧毀性的一次追剿中,何塞·華金·德蘇尼加率部橫掃塞維利亞、瓜卡馬亞爾、奧里烏???、阿拉卡塔卡等地,奇米拉人被徹底打敗,幾乎滅絕。剩下的少數(shù)人躲到阿杜里亞梅納河、豐達西翁河、阿里瓜尼河的上游。時過境遷,后來局勢平靜了,奇米拉人一個部落沿著阿杜里亞梅納河來到下游的谷地,于18世紀不知哪一年在河灣南邊建了一個村莊,里面沒有街道和廣場,全都是用木頭、藤條和棕櫚葉搭起來的茅庵草舍。他們給這個村取名“卡塔卡”,這個詞本來是對酋長的一種稱呼,也是酋長的部落本身的名稱??ㄋù宓娜诉€用村名給阿杜里亞梅納河重新命了名,結果這個村莊便稱做“阿拉卡塔卡”。這是由意即“河流”的奇米拉語名詞“阿拉”與酋長和部落的稱呼“卡塔卡”復合而成的地名。

卡塔卡人在自己的村莊比較平靜地生活了將近一個世紀。他們種植絲蘭、山藥、木薯、疣瓜、玉米和棉花;搖著獨木舟沿著卡塔卡河直達大謝納加鎮(zhèn),從清澈見底的水里捕撈各種各樣的魚;在動物很多的雪山打獵;制作精致的手工藝品跟別的印第安人及移民以物易物,這對他們來說比較方便,因為卡塔卡村位于通往北邊、南邊和東邊的道路的必經(jīng)之地,在幅員遼闊的圣瑪爾塔省四處奔走的商賈小販常到這里來??ㄋㄈ瞬叫袔讉€星期走到馬格達萊納河東岸的那些村鎮(zhèn),或者翻越雪山走到瓜希拉省那些遙遠的村落,用自己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和手工藝品交換鹽、金屬以及他們缺少的其他東西。正是在貿(mào)易途中,他們文化中可怕的陰暗的一面滲透了他們的身體。這種可怕的東西來自瓶裝酒的形式,那酒便是偷著賣的農(nóng)家釀造的酒精含量極高的大名鼎鼎的燒酒。奇米拉人拿東西換了燒酒,無節(jié)制地喝,要不了幾年就中毒而死。接下來事情就好辦了:奇米拉人田地的肥沃早就從他們用于交換的豐富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上顯露出來了,一直傾心于那些肥田沃土的外來移民這下便搶走了最好的土地。村里的外來戶逐漸向酒精中毒的卡塔卡人推廣自己的服裝式樣和文化習俗。這樣一來,到18世紀末期,勇敢的傳奇式的索利酋長的后裔便寥寥無幾了。

然而,印第安人、印歐混血人和白人雜居的阿拉卡塔卡大致上仍舊是善良寬厚的印第安人的村莊,村里的道義性大于真理性的權力由奇米拉酋長或卡塔卡人行使,直到1888年的一天區(qū)長來了為止。正如馬孔多鎮(zhèn)發(fā)生的一樣,區(qū)長突然蒞臨,在懵懵懂懂的印第安人面前奪去了村莊的民事與軍事權力,說他代表圣瑪爾塔的保守派中央政府(當時哥倫比亞的中央集權體系已經(jīng)鞏固)。其實這對奇米拉人、印歐混血人和移民無關緊要,因為這一帶多年的貧窮經(jīng)連綿不斷的內戰(zhàn)持續(xù)地長期地加劇以后,最終已經(jīng)嚴重威脅到了馬格達萊納省所有的人。貧窮達到了極限,而且似乎沒有盡頭。就阿拉卡塔卡來說,小說家豪爾赫·伊薩克斯六七年前走遍這一地區(qū)勘探煤礦時,就驚異地看到了它的貧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