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jié) 哲學的派別 (1)

國學修養(yǎng) 大師談 作者:章太炎 陳柱


“哲學”一名詞,已為一般人所通用,其實不甚精當?!罢堋庇栕鳌爸保罢軐W”是求知的學問,未免太淺狹了。不過習慣相承,也難一時改換,并且也很難得一比此更精當?shù)?。南北朝號“哲學”為“玄學”,但當時“玄”、“儒”、“史”、“文”四者并稱,“玄學”別“儒”而獨立,也未可用以代“哲學”。至宋人所謂“道學”和“理學”是當時專門名辭,也不十分適用。今姑且用“哲學”二字罷。

一、先秦諸子

討論哲學的,在國學以子部為最多,經(jīng)部中雖有極少部分與哲學有關(guān),但大部分是為別種目的而作的。以《易》而論,看起來像是討論哲學的書,其實是古代社會學,只《系辭》中談些哲理罷了?!墩撜Z》,后人稱之為“經(jīng)”,在當時也只算是子書。此書半是“倫理道德學”,半是論哲理的?!熬帕鳌钡某闪ⅲ膊贿^適應當時需求,其中若“縱橫家”是政客的技術(shù),“陰陽家”是荒謬的迷信,“農(nóng)家”是種植的技藝,“雜家”是雜亂的主張,都和哲學無關(guān)。至和哲學最有關(guān)系的,要算儒、道二家,其他要算“法家”、“墨家”、“名家”了?!暗兰摇背鲇谑饭?,和《易》相同。老、莊二子的主張,都和哲學有牽涉的。管子也是道家,也有小部分是和哲學有關(guān)的。儒家除《論語》一書外,還有《孟子》、《荀子》都曾談談哲理。名家是治“正名定分之學”,就是現(xiàn)代的“倫理學”,可算是哲學的一部分。尹文子、公孫龍子和《莊子》所稱述的惠子,都是治這種學問的?;葑雍凸珜O龍子主用奇怪的論調(diào),務使人為我所駁倒,就是希臘所謂“詭辨學派”?!盾髯印ふ费芯俊懊麑W”也很精當。墨子本為宗教家,但《經(jīng)上》、《經(jīng)下》二篇,是極好的名學。法家本為應用的,而韓非子治法家之學,自謂出于老子,他有《解老》、《喻老》二篇,太史公也把他和老、莊合傳,其中有一部分也有關(guān)哲理的。儒家、道家和法家的不同,就在出發(fā)點上。儒道二家是以哲理為基本而推衍到政治和道德的,法家是旁及哲理罷了。他如宋牼按即宋■,《漢書·藝文志》把他歸在小說家,其實卻有哲理的見解。莊子推宋牼為一家,《荀子·解蔽篇》駁宋牼的話很多,想宋牼的主張在當時很流行,他是主張非兵的。宋牼所以算做小說家,因為他和別家不同:別家是用高深的學理,和門人研究,他是逢人便說,陳義很淺的。

周秦諸子,道、儒兩家所見獨到。這兩家本是同源,后來才分離的?!妒酚洝份d孔子受業(yè)于徵藏史,已可見孔子學說的淵源。老子道德的根本主張,是“上德不德”,就是無道德可見,才可謂之為真道德。孔子的道德主張,也和這種差不多。就是孟子所謂“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也和老子主張一樣的。道儒兩家的政治主張,略有異同:道家范圍大,對于一切破除凈盡;儒家范圍狹小,對于現(xiàn)行制度尚是虛與委蛇;也可以說是“其殊在量,非在質(zhì)也”。老子為久遠計,并且他沒有一些名利觀念,所以敢放膽說出;孔子急急要想做官,竟是“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如何敢放膽說話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