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歸國以后之“最后的辰光” 1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作者:鄭麗婭


陸小曼不愿意走,她依然留在上海。徐志摩只身去了北京,借住在胡適家。工作,胡適也幫他聯系好了,重新回北大教書。后來,他還接下了女子大學的課。時間安排得還是很緊湊的。沒有課的時候,徐志摩常常發(fā)呆,不管是在朋友圈里還是獨處的時候,他話變得很少,更不愿意參與打麻將這樣娛樂活動。也許牌桌,在上海已經看得生厭了吧。

好在,北京還有一個去處:林徽因。本來梁思成和林徽因這時都應當在沈陽,他們在沈陽大學建筑系任教,可是林徽因得了肺病,留在北京養(yǎng)病。徐志摩到了北京的第二天,就去看了梁思成和林徽因。他這個舉動也引起了陸小曼的不滿。本來他對林徽因曾經那強烈的愛就是陸小曼心里的一顆刺。她不嫉妒和他生了兩個孩子的張幼儀,她只嫉妒他心里那個不死的林徽因。徐志摩對陸小曼并不隱瞞和林的相見,一則他想見林徽因;二則他也想知道陸小曼那顆看似麻木的心里到底對他還有沒有愛情,也許他還希望小曼能因為這個來到北京“看”住他;三則故作大方,意思是自己是君子之行,沒有什么不可對人言的。不過他還是失望了,小曼絲毫沒有來京陪他的意思,不能說她不愛他,但是她在自己的那個小圈子里活得舒坦了,就不愿意傷筋動骨找個新環(huán)境重新開始。

接著發(fā)生的一件事,惡化了徐陸兩人的關系。徐志摩的母親去世了,徐志摩趕回硤石操辦喪事,聞聽消息的陸小曼也打算回硤石奔喪。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一向討厭陸小曼的做派,不允許她回來奔喪。反而張幼儀以干女兒的名義參加了葬禮。這等于說,徐家從來不承認有她陸小曼這個兒媳。小曼對徐家失望了,也惱恨志摩沒有從中為自己說話。丈夫長期在北京,自己得不到婆家的承認,社會輿論上又對她頗多微詞,在這種景況下,小曼的行為竟然有些收斂,開始努力拜師學畫,也許正可謂痛苦是藝術的源泉,她的畫藝大有長進。

這是徐志摩生命的最后一年,生活的種種不如意并沒有阻礙他在文學上的腳步。他和朋友創(chuàng)建了《詩刊》,辦一本詩歌雜志一直是他的夢想,以前主持《晨報副刊》的時候他就出了幾期專號《詩鐫》,但那畢竟是小打小鬧,這次他要正正經經做一本詩歌刊物了。此外,中華教育基金會準備翻譯莎士比亞全集,徐志摩是委員兼譯事之一。眾所周知的,志摩在幾個月后就去世了,無論是《詩刊》還是莎士比亞,他都只做了領頭者而沒能參與下去,這不能不說是文壇的遺憾,讀者的恨事。

我們能讀到的他最后的散文是他給《醒世姻緣傳》寫的一篇長序,序里不僅針對這部作品做了文學評論,還寫了自己對婚姻、對夫妻關系的感受。胡適評價這篇長序說這是徐志摩一生寫得最長也是最謹嚴的文字。

1931年8月,他出版了生前最后一本詩集《猛虎集》,他在詩集自序里寫道:“最近這幾年生活不僅是極平凡,簡直是到了枯窘的深處。跟著詩的產量也盡‘向瘦小里耗’…… 今年在六個月內在上海與北京間來回奔波了八次,遭了母喪,又有別的不少煩心的事,人是疲乏極了的,但繼續(xù)的行動與北京的風光卻又在無意中搖活了我久蟄的性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