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3)

圈子·段子之職場金庸:金庸小說里的公司人智慧 作者:沈威風(fēng)


當(dāng)然,事物都有兩面性,不是說會用、敢用年輕人就一定好。神龍教組織龐大,根葉茂盛,能把一個大活人運進(jìn)宮里去做假太后,假太后還養(yǎng)了一兩個面首,生出一個假公主來,如此這般神通廣大的幫會,最后卻落了一個分崩離析的下場。這個結(jié)局的根本原因,卻不是韋小寶帶了蝦兵蟹將去炮轟神龍島。大觀園的賈三小姐有句話說得好,大凡百年之家,要從外面來打,卻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總要從自己心里開始爛起來,窩里斗了個夠,才死得透。神龍教滅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內(nèi)訌,而它內(nèi)訌的原因就在于用人問題。教主洪安通后來很是寵信夫人蘇荃,好多事情都聽從夫人的安排。夫人年輕,不喜歡老氣橫秋的老人,所以大力提拔年輕人。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夫人畢竟不太懂得管理學(xué)的精深道理,不懂得“平衡”兩個字的重要性。她在提拔年輕人的過程中,沒有安撫好老人,更沒有安排好他們的去處,一味打壓之下,老人們終于覺得反正沒有了前途,不如造反。

用年輕人還是用老人的問題,很容易成為企業(yè)在用人制度上的迷局。總之是手心手背都是肉,討好了這邊就得罪了那邊,處理得好的,頂多也就是康熙用韋小寶這樣。韋小寶這個新人和以索額圖為首的一伙老人稱兄道弟,狼狽為奸,和氣生財。但是就算是這樣一個皆大歡喜的結(jié)局,總還有一些差強(qiáng)人意的不協(xié)調(diào)音。

康熙在使用韋小寶這個問題上,押了重注,卻最終沒有能夠留住這個人才,沒有給后代子孫留一個好臂膀,多少是康熙因為年輕的交情干擾了對人的判斷。韋小寶這個人缺點多得很,容易看到的最大的兩條毛病,一是貪財,一是好色,這是一般男人的通病,其實不打緊。但是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可以說是韋小寶的優(yōu)點,也可以說是他的缺點,就是他對權(quán)力欲完全免疫。他為康熙做那么多事,出生入死,南下北上,足跡踏遍祖國山河,開始無非是跟康熙講義氣,之后又是跟天地會講義氣,跟兄弟們講義氣。但是他在做了皇帝的妹夫,封鹿鼎公之后,對無上的權(quán)力卻沒有絲毫沉醉其中的意思。圣明如康熙,也沒有看到這一點,以為韋小寶是一個跟普通男人一樣,對權(quán)力有欲望的人,下了苦心培養(yǎng),才最終竹籃打水,空留遺憾。可惜啊,如果康熙對隆科多有這個心思,隆總經(jīng)理就不需要年輕的時候那么郁郁不得志,到老朽了才坐上高級行政人員的位置。

當(dāng)然,目前的世道、商場之中,完全沒有權(quán)力欲的人,可能整個北京商務(wù)中心區(qū)(CBD)或者上海淮海路都沒有一個,管理者大可不必?fù)?dān)心遇到第二個不識抬舉的韋小寶。所以康熙那種敢用新人、重用新人的另類御人術(shù),還是可以借鑒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