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副總司令:由于部隊開拔時間太急,3月份伙食費是在當?shù)亟璧?,部隊都可以吃飽。只是部隊大多是南方士兵,吃慣了大米,怕是北方?jīng)]有大米供應(yīng)。部隊到達后,想辦法從南方調(diào)一些,只是運輸上有困難?!?/p>
“很好。你們中央軍是國軍中的精銳,有你們來,一切都會好的。東北軍打得很好,日軍吃了很大的虧,中央軍來了更有辦法。你們集結(jié)后,等待命令。好吧,就這樣?!闭f完話,張學良人似乎已癱倒在椅子上。
杜聿明此行的目的一樣還沒有說,可見張學良那樣,知道說了也沒有用,只好立正,敬禮,出去了。
跟隨杜聿明來的副官、參謀、警衛(wèi)見副師長出來了,都圍了上來。
副官問:“副師座,咱們的事怎么樣了?”
杜聿明只說了句“去通縣”便先上了車。他從不在部下面前發(fā)牢騷,雖然現(xiàn)在他是滿腹牢騷,但他更不想讓部下知道張學良精神萎靡不振,而背后議論長官,也不是他的所為,那樣會直接影響士氣的。他一言不發(fā)地坐在車上,頂著風雪,朝通縣進發(fā)。
3日的大雪是從半夜下起的,一直到天亮,平地積雪就達到了半尺厚,山白了,樹白了,屋頂全白了,那大雪紛紛揚揚的還沒有一點停的意思。作為南方兵,很少看到過這種被稱為棉花套子的大雪。杜聿明到了這兒的時候,才真正相信了那句“燕山飛雪大如席”的古詩。而這場大雪,也更讓他著急部隊的冬裝了。除此之外,還有招兵,也是一個大事。
通縣雖然距北平不遠,但終是個小縣城,根本解決不了一萬多人的棉衣。正在杜聿明為這事發(fā)愁的時候,北平朱慶瀾先生領(lǐng)導的東北抗日后援會來了。
朱慶瀾,字子橋,原籍浙江紹興,出生于山東濟南。辛亥革命時,響應(yīng)孫中山先生號召,參加革命,公眾推舉為四川省大漢軍政府副都督。民國成立后,調(diào)北京政府,授鎮(zhèn)安右將軍、卓威將軍稱號,曾任總統(tǒng)府高級軍事顧問、黑龍江省督軍、省長、廣東省省長等職。晚年,致力于社會賑濟。九一八事變后,成立東北抗日后援會。在社會上募捐,為前線部隊提供后勤支援。
起初,當后援會的人要見杜聿明的時候,杜聿明并沒有真的相信這些民間組織會有什么能力幫助軍隊,只不過是喊喊口號罷了。可是當他聽到朱慶瀾先生的名字時,他一下子興奮了,因為,朱將軍的大名他在黃埔的時候就聽過,那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將軍。
杜聿明立刻讓副官請朱老將軍,他也來到門口,站在紛紛揚揚的大雪中等候著。
朱老將軍走過來了,遠遠地,杜聿明就看出來,這是一位標準的軍人,腳下有根,步伐有力,腰桿挺直,目不斜視。這讓他更加敬佩老將軍了。
副官先走前一步,介紹說:“這位是朱老將軍。這位是杜副師長?!?/p>
“朱老前輩好。”說著杜聿明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杜將軍勞師遠征,辛苦了?!?/p>
“哪里,老前輩,您還是叫晚輩聿明,或是光亭吧。您老這冰天雪地的來到前線,真的是讓晚輩汗顏??煺埼堇镒!闭f著幫助朱將軍把身上的雪花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