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網絡上寫長篇小說,但一直很少有人看,她的小說平淡如水,沒有那些異世情緣,也沒有前世今生的愛情。她寫一些關于回憶和失去的故事,字里行間都是她用心在吟唱。網絡上的讀者太浮躁,沉不下心來讀她的文字。
但是柴一直是她的支持者,他留下話語,說讀到了墨爾潛意識里的憂傷和牽掛。墨爾如遇知音,開始與他聊天,大多時間都在談寫作。柴很善于評論,他總能抓住小說的單薄之處,然后讓墨爾修改。
直到有一天,他說:“我就是你小說中的柴然。”
柴然,是墨爾的小說里那個白凈清爽,穿著白襯衫和水洗牛仔褲的男孩,是在墨爾十五歲時舉家搬遷的男孩,是那個讓墨爾流下清淚的男孩。
八年的時光從指尖悄然滑落,她沒有柴然的任何消息??墒悄菚r,他卻說他就是柴然。她不得不懷疑這是場惡作劇,那個叫做柴的男子,是想以這樣的方式消遣她。
墨爾不相信,她在QQ上回過去很多問號。
“那你來找我,我在方林街17號,明天中午十二點,我等你。”柴回過來的話堅決生硬,一點也不像記憶里的男孩。
墨爾關掉電腦,隨手抓起一把薯片,一片片地放在桌上,“去見他,不去見他……”放到最后一片時,墨爾的嘴里念著:“去見他。”好吧,既然是天意,那就去吧,如果他不是柴然,她會狠狠給他一拳。
臨睡時安若塵來了電話,他說:“墨爾,明天上午需要你來拍一組相片,九點半,別遲到。”
九點半,距離十二點還有兩個半小時,如果不出意外,她是可以在十二點之前趕到方林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