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登上夢想的天梯命名 2

迎向詩意的逆光 作者:趙月斌


詩人的命運就是孤獨,詩人的財富就是語言,因為孤獨,他找到了語言,因為語言,他抓住了孤獨。在這里,突出的是“一個人”的處境(一個人的宮殿),確定的是“一人”的立場(一人打造著明亮的星星),我們似乎看到,詩人為了尋找適于歌唱的語言,不惜自我放逐,置身于自說自話的荒涼境地。是的,“無論經(jīng)歷任何事情,每個人最終都得返求于己。”[德]叔本華:《人生的智慧》(韋啟昌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頁。這是一種遠離,一種退卻,當(dāng)他遠離了塵囂,退卻到靈魂深處,也便觸及了通向信仰之路,觸及了拯救之途。當(dāng)然,這信仰不必是具體的關(guān)于某種宗教或某種主義的信仰,只要符合心性,相信痛苦的另一半是幸福就足夠了。那么,曹有云的“信仰”是什么呢?是詩歌——真理?詩人確曾說過:“詩,是受到致命傷的真理的居所。”(曹有云:《何為詩》)但是,現(xiàn)實帶給他的啟示是黑暗涌起,時間凋零,詩何在?真理何在?詩人所能信靠的,只能是自己了,他所剩下的,也只能是“詞語和幻想”。所以,“語言”敞開了一條活路,使他視語言如黃金,視詞語如糧食,視詩如性命,如是,“奮然挑亮詞語之燈/獨自遍訪事物之門”——

語言,語言

讓我存在,讓我幸福

活我性命的語言

語言,語言

讓我憂患,讓我窒息

要我性命的語言

——《語言:界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