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隱喻的時間——在存在的深淵里叫喊 2

迎向詩意的逆光 作者:趙月斌


時間是生命的主宰,是無法抗拒的命運,人只是時間的影子,或“影子的影子”,通過“時間——你/我/我們”這種互為因果、相生相克的矛盾關系,他像莊子那樣看到了“生也有涯”,像曹操那樣看到了“譬如朝露”,也像上帝那樣看到了“一切都是虛空”,可他還是要把這一道謎面撕開,讓你看那散落在祭臺上“烏有的子彈”,全然不顧是不是看花了眼?;蛟S,這正是曹有云將其所有詩篇總稱為“時間之花”的因緣所在?依我看,在曹有云的詩學體系中,“時間”只是他的“十萬憂患”中最為方便的一種說法,除此之外,當然也應包括“十萬欲望、十萬春天、十萬江山、十萬天梯、十萬道路、十萬太陽、十萬葉片、十萬生命、十萬花朵、十萬香煙、十萬財寶、十萬心念、十萬靈魂……”如此等等數不勝數的“十萬”大軍,都是時間的影子,正像敬畏時間之無量一樣,他也極端鐘愛“十萬”這個龐然大數,并熱衷于以之比附不可確指或不可確知的“存在”。

可是,如他在《年》這首詩中所寫:“迎接時間/恐懼時間/遺忘時間/遺忘恐懼/遺忘存在”,“年”——時間,這“古老的神”,這“熟悉而陌生的怪獸”,又怎能遺忘得了?恐懼——存在,又怎能遺忘得了?相反,不但無法遺忘,還要迎候,還要慶賀,還要紀念,這就是生存的常態(tài)吧?人類有兩種原始時間經驗:標度時間經驗和時間之流經,我注意到,詩人不僅好對渺茫無際的“時間之流”大生“逝者如斯夫”之類的慨嘆,同時也對可以精確地定時定位的“標度時間”異常敏感,尤其是一些具有特定意義的特殊時日,更是讓他詩興大發(fā),寫下了諸如《千年之春》、《年》、《元旦來臨》、《十月——十月最后的一天》、《一個瞬間:金色的西班牙吉他響起》這樣的“感時”詩,寫下了海子辭世十周年、十五周年忌日這樣的“記時”詩,寫下了“公元2003年7月29日星期二3時28分”這樣的“計分”詩句,而且在幾乎每首詩后都清楚地標明了寫作或修改的日期(甚至時分秒),所有這些都表明了詩人的時間情結,也表明了他企圖駕馭時間、銘刻時間的詩學沖動。然而一旦冷靜下來,又總產生懷疑和困惑:“時間只是愚蠢的幻想/流逝更是膚淺的錯覺/節(jié)日何有/慶祝何為”?不僅對刻度時間的器械(手表、時鐘)失去了信心,將其拋棄、砸碎,也厭倦了時間本身,把它質證為造成衰老/毀滅/死亡的罪魁禍首。在《時光之刀》這首詩中,時間就像冷面殺手一般出場了:“時間/用一把異常清醒的刀又在切割/一個嬰兒一只飛行的昆蟲/甚至一朵斑駁的花……”作為鮮活生命的嬰兒、昆蟲和花朵,不僅無法逃脫時間之刀的“切割”,而且“在時間饑餓的城堡/我們永無逃逸之出口”。可見,“時間”何其強大,何其冷酷,它一意孤行,不容冒犯,在時間的監(jiān)控下,人類只擁有“渺小而卑微的身子”,只能“渺小而恐懼地走過”。時間如此不可一世,睥睨萬物,為什么詩人仍對它那么那么偏愛?為什么還要不厭其煩地書寫它,歌詠它?難道在曹有云那里,“時間”僅僅是“鐘表虛無且憂郁的嘆息”嗎?當然不。他之所以一再為時間張目,恐怕還是看重了它的神秘莫測、不可捉摸,從而為其言說打出誘人的幌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