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特加效應或茴香酒效應”
“抑郁的愁云常常會飄到我們的頭上。下雨時、疲憊時或在感覺孤單時,云彩會變暗。它會跟隨著我們,但并不會妨礙我們工作、戀愛,和與朋友聚會。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會有抑郁的痕跡,有灰色或者藍色的心情。而區(qū)別就在于如何與抑郁共存。健康的人并不會讓這片愁云消失,他們知道憂愁并不會妨害自己體驗其他情感。他們會把茴香酒效應變?yōu)榉丶有R恍〉诬钕憔茣屗儨啙?。但對于那些能夠調整好心態(tài)的人來說,憂愁就像是一滴伏特加酒,如果把它摻在橙汁中,我們幾乎嘗不出它的味道。雖然伏特加會帶來一絲苦澀的后味,但我們會發(fā)現這種味道并不令人討厭……這當然也需要拿捏好輕重!”
這兩種憂郁是否具有關聯性,哪個占據主導,哪個會使人沮喪?對此我并不十分確信。一個是具有潛伏性、可調理的抑郁,來源于對自己、朋友或情緒的不正確認知。另一個則與波瀾不驚的生活方式之間有些粗暴的斷裂。在朋友或病人針對他們所謂“感覺不太好”的情況前來咨詢我的意見時,我知道不應當簡單迅速地告訴他們這些焦慮揭示了一種精神狀態(tài)或疾病。青春期危機、職場恐懼癥、更年期憂郁、退休恐懼、夫妻矛盾、工作壓力、質疑生活,這些問題的背后都隱藏了什么?有的人需要一些時間平衡正常情感并借助幫助才能解決心理困境。
我在這里給出的意見更多的是關于憂郁及其存在的意義,而非針對最嚴重的情緒疾病。但這些抗抑郁、反負罪感、反完美主義的經驗對于更嚴重的抑郁者也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