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心理療法和改變生活方式的同時,在初期服用一些抗抑郁類藥品作為輔助也是可以的,但當我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后,應該漸漸減少用藥量。若是不慎腿部骨折,你肯定也不會永遠打著石膏,拄著拐杖吧。你要是決心一生都服用選擇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劑的話,不妨先想想自己將會失去什么——豐富的情緒起伏。
一些服用選擇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劑的患者說:“我知道有些事很讓人心煩意亂,我本應感到悲傷,可我就是哭不出來。”悲傷讓我們流淚,除此之外,當我們感到沮喪、憤怒時,當路見不平時,或深深體味到世事辛酸時,我們都會變得淚眼婆娑。有些女性比其他人更愛流淚。這是正常現(xiàn)象,我們天生如此,流淚并不意味著我們軟弱或是情緒失控。
哭泣讓我們經(jīng)歷更深入的情感體驗,然后繼續(xù)前行。這種漸強音自然而然會帶來一個強有力的結尾。大多數(shù)女性與生俱來都會有深切的感情,但如果你不想流淚,或討厭因哽咽而無法言語的話,與其吃藥,我這里倒是有兩個屢試不爽的小訣竅供你嘗試:想想押韻的詞匯,或是從100不斷減去7這樣數(shù)出來。讓血液避開大腦情感中樞,轉而流向負責理性思維的語言區(qū)域或算數(shù)區(qū)域,這能讓大部分人情緒平復下來。(你要記下這個訣竅,這樣則可以發(fā)揮海馬回的作用,抑制杏仁核的活動。)
有時我們不便哭泣,或要抑制其他更激烈的情緒波動,但有時候,哭泣也是一種優(yōu)勢。讓自己放聲大哭也是與伴侶溝通的重要方式之一。男人需要看到明確的信號才能明白我們的不安,而女性有九成的時間是從細節(jié)感知到對方悲傷情緒的。
男性更擅長嗅出憤怒和攻擊性情緒,而判斷自己的另一半是否難過時,只有40%的正確率,還不如讓他們擲硬幣來判斷呢。同時這也說明我們需要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期待你的另一半通過你的神態(tài)或行為來解讀你的感受。男性沒有我們這樣敏銳的直覺。在家庭生活中,當你的孩子行動魯莽,惹你擔心,或輕率地沖撞你后,你也不妨在孩子面前流淚。眼淚帶來的教訓會讓他們理解自己的所作所為對他人的傷害。
圍繞眼淚產(chǎn)生了一系列問題。你注意過女性因為流淚而道歉的次數(shù)嗎?一方面是由于男性不習慣表露感情,因此他們,還有我們,都不接受在社交場合流淚的行為;另一方面是由于現(xiàn)代社會崇尚效率至上,而情緒化的表現(xiàn)與之相悖。壓制情緒,使得我們自己,我們的愛人和家人,還有整個世界都失去了必要的感情。
悲傷情緒可以幫助我們更清醒地判斷自己的人生。抑郁患者不再逃避難受或痛苦的現(xiàn)實。選擇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劑會在需要我們采取行動時給予我們虛假的滿足感,讓我們無法逃離暴虐成性的配偶,或是放棄一份沒有出路的工作。藥物治療會讓我們一味忍受困境,而不是尋找改變的可能。一份有關服藥女性的研究顯示“患者繼續(xù)過著不正常的生活,而隨著抑郁癥狀的加深,她們愈來愈缺乏動力,無法對生活方式做出巨大調整”。面對這樣的情形,盡管抑郁癥狀會讓人不快,也意味著我們需要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