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黃侃脾氣古怪,行事怪異,經常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讓旁人感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黃侃同居正是湖北老鄉(xiāng),且曾在辛亥革命時期并肩戰(zhàn)斗,關系極“鐵”,堪稱至交。有一天,黃侃偶爾去拜訪已經高升為國民政府司法院長的居正。居正每到下班之后,總是避不見客,由門房擋駕,在家中剪樹蒔花,自得其樂。
門房見黃侃的外表和衣著有點兒土頭土腦,不太像有身份的貴客,照例回以“院長不在家”。可黃侃卻是旁若無人,長驅直入。門房慌了,趕緊跑上去緊拉黃的衣袖,一邊吆喝道:“你是什么人?出去!”
黃侃性烈如火,受不得一點兒委屈,當下大怒,一邊罵:“你是什么東西,你管不著!”一邊掙脫繼續(xù)往里走,不料用力過猛,衣袖拉破了個大口子。這下驚動了里面的居正。
他三腳兩步跑了出來,一看是黃侃,自知不好收場,連聲叫道:“季剛!不要理他!”又回過頭來斥責門房說:“我早就關照過你,這位黃先生來的時候,立即通報,你怎么忘了!”
門房也還機靈,趕忙回道:“怪我多吃了兩杯酒,糊里糊涂的?!?/p>
居正大笑,牽著黃侃的手說:“快進去坐,有兩瓶茅臺,請你嘗嘗。”黃侃嗜酒如命,這一來怒氣全消。
黃侃的這種怪脾氣在其晚年執(zhí)教南京中央大學時更是顯現得淋漓盡致。黃侃剛受聘于中央大學時,與校方有“三不來”之約,即“下雨不來”,“降雪不來”,“刮風不來”。人稱“三不來教授”。因此,學生每逢下雨下雪的天氣就以今日天氣不好,不知黃侃到不到校上課作為談笑之資。有學生還戲言:“今天天氣黃不到?!?/p>
有一次,上課鈴響了,學生坐滿了教室,等待老師上課。但黃侃卻安坐在教員休息室,沒有絲毫起身往教室走的意思。學生等了一會兒,見老師未到,趕緊報告了教務處。教務處職員知道黃侃名士脾氣發(fā)作了,馬上跑去請他上課,說:“上課時間到了,該上課了?!?/p>
誰知黃侃兩眼望天,冷冷地說:“時間到了哦,錢還沒有到呢?!?/p>
原來,學校沒有及時發(fā)放薪水,黃侃表示不滿。教務處趕快代他領了薪水,他才去教室上課??磥恚頌槊駠娜说狞S侃,還真有些如今大力宣傳的“維權意識”呢!
黃侃曾在中央大學開設“文學研究法”課程,用《文心雕龍》作課本。他平時只管講課,一向不給學生布置作業(yè)。臨到期末考試,他又不肯看考試卷子,也不打分數。此做法在教務處那兒可過不了關,一再催促。最后,黃侃被逼急了,就給教務處寫了一張紙條,上書“每人八十分”五個大字。他的意思是學生總想得甲等,給九十分嫌多,七十分又非甲等。八十分正合適。教務處也無可奈何,就不再提起這事了。
還有一則趣聞頗能體現黃侃不拘小節(jié)的秉性。中央大學為嚴肅校紀,規(guī)定師生進出校門一律要佩戴校徽。黃侃忙于自己的學問和教學,對這些細枝末節(jié)常常不太注意。有一天,他到校上課,新來的門衛(wèi)不認識他,見他沒有佩戴校徽,就拒絕讓他進校門。
黃侃說:“我是教授黃季剛,來校上課的?!?/p>
門衛(wèi)說:“你又沒戴校徽,我怎么知道你是教授?!?/p>
黃一聽,氣得把裝有講義的皮包往門衛(wèi)面前一推,說:“你有?;瘴覜]有,那你就去上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