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倫·巴菲特 大多數(shù)重復的失敗,是因為酒精和杠桿作用。
沃倫·巴菲特擁有600億美元身家,因為他了解杠桿作用的下降趨勢和不可控因素所造成的破壞。與大多數(shù)首富一樣,他很少借錢。巴菲特說:
“如果足夠聰明,你無需借錢即可賺到滿缽金。”首富們不會把大把時間花在拉斯維加斯的賭桌上,除非你是能在賭桌上贏得個人財富的謝爾登 ?阿德爾森、柯克 ?克科里安和菲利普·拉芬。大部分首富最喜歡自己的家鄉(xiāng)。首富們認為,賭博不會讓你變得偉大。當然凡事有個例外,正如他們所言,卡爾 ?伊坎就是一個例外。他能準確地擲出骰子,更驚人的是他總能打出正確的牌。在普林斯頓大學醫(yī)學院學習的時候,由于無法忍受尸體的味道,他便入伍參軍。在軍隊的 6個月里他沒有找到自己的“絕對音準”,但卻通過打撲克贏了 1萬美元。1961年,這一大筆錢給予了他機會。伊坎開始了自己在華爾街德瑞福斯基金會的第一份工作——交易可換股證券。在這里,他很快便賺到了數(shù)量不菲的現(xiàn)金。
“在那些日子里,我慢慢賺到了 5萬元、7萬元,甚至賺到了 10萬元,同時我也學到了關于杠桿作用的一個真實教訓。”伊坎說,“我購買了一輛白色的福特銀河敞篷車,交了一個漂亮的女友。接著,到了 1962年,我賺了很多錢,但不久后,我又失去了所有東西。”他認識到,依靠杠桿作用的生活方式能改變你的生活,但不是向著好的方向,而會讓你面臨市場的崩潰。
榜上名人們已經(jīng)各自成為當?shù)厥赘?,因為他們通常在花錢之前會深思熟慮,且權衡了借錢的后果。得克薩斯州休斯敦市的丹 ?鄧肯目前擁有 80億美元。他記得20世紀 70年代末到 80年代初,是他在事業(yè)上最恐懼的一段時間。在那段時間里,他向銀行擔保借貸了 5 000萬美元來建立自己的事業(yè),他總認為銀行利息不會高過 10%~12%。不幸的是,利率攀升至22%,這個變化,讓為自己打工的鄧肯變成了銀行的附庸。
鄧肯說:“以前我以自己的方式做事,但以后,我再也不會讓這種情況發(fā)生了。”他也指出,銀行不會在他需要錢的時候借給他。鄧肯明智地說:“你只應該在你不需要錢的時候借錢,因為當你需要它們的時候,這些錢不會給你好臉色看。”
加利福尼亞州安德森市的阿奇 ?雷德 ?埃默森說:“獲得成功的關鍵之一就是自律,這意味著你不會過分花錢。 ”埃默森的忠告如此簡單,但對于很多人而言,卻很難做到。美國信用卡債務一直很高。美國人現(xiàn)在共欠信用卡債務600多億美元。平均每個家庭負擔著8 000多美元的信用卡債務。然而,首富們卻是因為商業(yè)戰(zhàn)略的原因,背負著商業(yè)債務風險,他們不會在個人賬戶上背負這樣的風險。密西西比州默里迪恩市的哈特利·百威說,經(jīng)歷過大蕭條時期的父親曾教導他關于美元的價值:“我父親非??量?。他開玩笑說自己盡可能省出一個個 5分硬幣,這讓身邊人都有些抱怨。當他送我上大學時,他坦誠地說,我也應該可以一個星期只花 12美元生活費。這連啤酒錢都不夠,所以我做著好幾份兼職,因為我想要的要遠超過父親給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