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公司內部新老觀念的斗爭甚囂塵上,我被“發(fā)配”到美國,駐扎了一段時日,但是我提出的賒賬擔保制度卻被保留了下來。
這段時間里,我起用的一批30歲左右、大學畢業(yè)的直營店經營者們茁壯成長起來,成為真正的實力派。正是他們,打造出了鈴木在日本國內的銷售根基,鈴木在國內的銷售渠道和銷售網絡也由此形成。
與之相比,另一批在奧拓問世的1979年前后進入公司的年輕人,就完全不了解銷售。因為奧拓產品本身的魅力,銷售人員無須費力也能有不錯的業(yè)績,所以他們就理所當然地認為銷售就是“接客戶的訂單然后定做”的簡單流程。這樣怎么能行?把自己產品的優(yōu)越性真心誠意地向顧客說明,得到顧客的充分認可和滿足才是銷售工作的精髓啊。漸漸地,這批年輕人也到了可以成為直營店社長的年齡,而他們這一撥人能不能成為實力派決定著鈴木的未來。
后來我出任社長后定下了一條規(guī)矩:“如果沒有做直營店社長的經驗,就不可能被錄用為高級職員”。細數公司歷任高層,沒有直營店社長經驗的就我一個,真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1972年,鈴木第一次將日本重要直營店的社長召集到一起,召開了第一屆經銷商大會。鈴木的高級管理人員會聚一堂,敞開心扉,共同討論公司今后的經營理念,比較每個店的業(yè)績,互相學習。這種基準制度就是從那個時候正式建立起來的。
那之后,鈴木每年都要召開經銷商大會,到了2009年,已經是第38屆。從最初的600名參加者增加到今天的5 000名。全國的經銷商也過渡到了第二代、第三代。我很珍惜這樣的機會,所以每年都會出席,與大家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