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人是如何異化的?
《新周刊》總第347期(2011.5.15出版)
男人不只是一種性別,男人更加是一種社會角色。男人應該是主流價值觀的承載者,是社會道義的擔當者,是家庭的基石,既有力挽狂瀾的勇氣,又有恢宏大度的品格。中國男性比女性多6500萬人,諸多領(lǐng)域卻“陰盛陽衰”。這是男人異化的結(jié)果。他們在取得現(xiàn)實世界空前勝利的同時,在精神和價值觀層面多處失守。貪污和腐敗的多是男人,飆車和醉駕的多是男人,批判社會的多是男人,栽在性事上的多是男人——他們擅用了男權(quán)社會的權(quán),金錢共成功一色,荷爾蒙與特權(quán)齊飛,把事情搞得一團糟。離開權(quán)、錢、房、車,男人的魅力還剩下什么? 男性還在,男人的精氣神沒了。他的修身齊家治國志,他的獨立人格和自由思想,他的責任感與正義感,大幅度讓位于隨波逐流,不亦樂乎地爭名逐利。男人沒了,女人的半邊天撐不起整個社會。思想和價值觀才是男人的肌肉,情懷和品格才是男人的魅力。否則,男人們貌似老子,其實只是孫子。男性還在,但,男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