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可·波羅》 后記(3)

馬可·波羅 作者:勞倫斯·貝爾格林


大約共有119種不同版本的早期手稿被保存了下來,其中的內(nèi)容大相徑庭。一部早期的托斯卡納方言版本出現(xiàn)時,馬可還健在,后來又相繼出現(xiàn)了包括威尼斯語、日耳曼語、英語、加泰羅尼亞語、阿拉貢語、蓋爾語和拉丁語等歐洲語言的《馬可·波羅游記》版本。雖然在活字印刷出現(xiàn)前,《馬可·波羅游記》的發(fā)行量就已經(jīng)很大,但它的受歡迎程度遠遠低于其他書籍。而當時至少有275種約翰·曼德維利的《游記》手稿在讀者中傳閱。14和15世紀的時候,讀者可以讀到不少于五百種但丁的《神曲》手稿。

相比之下,威尼斯人對馬可的經(jīng)歷的懷疑使他在本國并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重視,就連與馬可同時代的但丁也從未提及過他(盡管有些學(xué)者認為,他曾非常隱晦地提到過這位旅行家)。在馬可生活的威尼斯城,僅發(fā)行了兩種版本的手稿,其標注時間為1445年和1446年,距馬可與魯斯蒂謙在熱那亞服刑的時間差不多有一百五十年之久?,F(xiàn)在一些幸運的讀者也許能查詢到這本書的公開發(fā)行版本,據(jù)說這一版本還與位于威尼斯商業(yè)中心的里亞托橋有關(guān)——讀過游記的讀者與吵吵鬧鬧的商販們聚在一起,期待著進入忽必烈汗生活的另一個世界,他們都渴望去見識一下大汗迷人的嬪妃和驍勇善戰(zhàn)的蒙古大軍。

馬可的手稿終于轟動一時。賴麥錫說:“僅僅幾個月時間,意大利到處都在傳閱馬可的游記?!彼倪@句話似乎有點言過其實了。事實上,這本書是逐漸被傳開的,而且僅此一冊。經(jīng)過了一個多世紀,《馬可·波羅游記》終于在歐洲歷史和文學(xué)界贏得了一席之地。馬可·波羅被人們譽為文化傳播者和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具有廣泛經(jīng)歷的人之一,他的足跡遍及從亞美尼亞到桑給巴爾島的各個地方,他為后代子孫傳播了一種民族精神與文化。這種文化不僅體現(xiàn)在這位世界旅行家和商人身上,而且還包括蒙古人、漢人以及印度次大陸居民的文化以及亞洲不同部落的次文化。馬可對這些文化的描述,尤其是對中國文明的描述成了19世紀前歐洲人了解中國的主要的信息來源。馬可為世人所展示的,不僅是書名字面上所指的“對世界的一種描述”,而且他還在試圖挖掘業(yè)已丟失的另一個世界。在這個過程中,馬可重現(xiàn)了許多重要的人物和事件,才使得這些人和事不被歷史遺忘。

編者和學(xué)者們曾試圖去整理那些凌亂不堪的手稿,以此來打消讀者對相關(guān)細節(jié)的種種疑慮,并引導(dǎo)他們更深入地了解神秘莫測的亞洲和印度次大陸。這些人當中最著名的是一位僧侶。剛開始時,他還對把這部巨著翻譯成拉丁文的差事感到很不滿意,他說:“受神父和院長之命以及各位教友之托,本人博洛尼亞人弗朗西斯科·皮皮諾修士,只好接受了這份差事,把原本用托斯卡納語和威尼斯方言寫成的手稿翻譯成拉丁文?!睆?310至1314年,皮皮諾完成了翻譯工作,這段時間也恰好是馬可生命的最后一些時日。皮皮諾所參照的手稿與原稿比較接近,但由于馬可生前似乎一直在增加游記內(nèi)容,所以皮皮諾除了擔心他的譯稿不完整外,還擔心它會缺少“原文”帶給讀者的那種原汁原味的愉悅。

盡管心存顧慮,但皮皮諾還是在譯作中摻入了一些明顯的宗教思想。這部拉丁文譯本向去東方完成傳教任務(wù)的僧侶們簡要介紹了東方的各個教派,在修訂譯稿時,他還介紹了一些東方的禮節(jié)和教義,同時刪減了原作中露骨的性描寫和一些曖昧的段子。有時候,皮皮諾還會用自己的語言重新組織書稿內(nèi)容,他希望虔誠的讀者們明白“這些曾生活在水深火熱的污穢環(huán)境之中的迷茫的非猶太教民族,應(yīng)該感謝萬能的上帝欣然召喚他們走出黑暗,奔向了美好的光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