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可·波羅》 踏上“絲綢之路”(7)

馬可·波羅 作者:勞倫斯·貝爾格林


馬可他們一直在沿著波斯境內(nèi)的山區(qū)行走,不久就到了一個叫塔諾罕的地方。剛剛步入成年的馬可對女性產(chǎn)生了興趣,他開始用大量的溢美和華麗之詞來贊美女性,這點正好和魯斯蒂謙敘事時的內(nèi)斂含蓄形成了鮮明對比。馬可稱塔諾罕的婦女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她們令馬可意亂神迷。他時時會想起那里的女人,但卻未提及當?shù)鼐用穸际球\的穆斯林。他甚至一改以往的寫作風格,開始大量使用夸張的辭藻,這點足以說明沿途的經(jīng)歷使馬可的世界觀發(fā)生了一些變化。

馬可還提到了塔諾罕附近的“干樹”。他并沒有想專門給讀者介紹這棵樹的重要意義,但由于“干樹”在基督教神話中出現(xiàn)過,而且在亞歷山大大帝的傳奇故事中,它還代表著一種神奇的力量和不朽的精神,所以馬可特地臆想出生長在干旱地區(qū)的“干樹”,不僅是出于對“干樹”的仰慕之情,也是為了表示人類對樹或者對大自然的一種原始崇拜。為了表明自己曾親眼見過“干樹”,馬可詳細地對它進行了描寫:“干樹長得很高大而且非常茂盛,它的樹葉的表面是綠色的,背面卻是白色的,結出的果實帶有類似于栗子的那種刺,剝開后里面沒有果肉,也不好吃。但‘干樹’木質非常堅硬,還可以用來制造香脂?!庇腥苏J為,上述對“干樹”的描寫很可能是馬可道聽途說來的。

不覺之中,馬可一行來到了對當?shù)剀娛率最I和統(tǒng)治者構成極大威脅的阿薩辛教派的駐地。阿薩辛派在西歐惡名昭著,原因是他們行刺了后來成為愛德華二世的愛德華王子,致使他身受多處重傷,不得不返回了英格蘭。這一事件使這個秘密組織成員從此蒙上了一層恐怖分子的神秘面紗,而且他們喜歡發(fā)動突襲。馬可和他的合作者魯斯蒂謙意識到過多地講述這些恐怖故事只會給讀者心理蒙上一層陰影,因此,在敘事過程中,他們主要側重于揭示這個邪惡組織的神秘性。

馬可說,組織中聲名狼藉的刺客都是被稱作“老人”的一個神秘人物的追隨者,“老人”控制著一個叫阿拉穆特,意為“鷹巢”的山寨。阿薩辛人的名字源于阿拉伯語,意為“吸食大麻的人”,而這些強盜們行動前正是通過吸食大麻來麻醉自己的神經(jīng)的。馬可還講述了“老人”是如何用大麻來控制自己的手下讓其為自己死心塌地做事的全過程:“‘老人’想要刺殺某個國王或者仇敵前,他先會讓四個、十幾個甚至二十多個年輕人吸食鴉片,讓他們陷入昏睡狀態(tài)。等睡上三天三夜之后,他就派人把這些年輕人送到一個樂園中,讓他們慢慢蘇醒?!痹诘教幎际卿鲃拥呐H楹兔谰频臉穲@中,清醒后的年輕人與樂園中的美女歌舞嬉戲,恣意調情取樂,此時他們感覺自己仿佛進入了“天堂”。馬可的描述夸大了阿薩辛派所使用的大麻的迷幻作用,因為當時除了阿薩辛教徒,這一地區(qū)的人們使用毒品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