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可·波羅》 忽必烈汗賜予的金牌(3)

馬可·波羅 作者:勞倫斯·貝爾格林


波羅兄弟覺得與阿迦城的商人比起來,自己的財富實在是不值一提。按照魯?shù)婪虻恼f法,“阿迦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富庶的地方,住在阿迦城的有錢的王公貴族將世間所有精美的物品匯聚在這里”。

波羅兄弟做任何事似乎總是一波三折。1268年11月23日教皇克萊芒特四世在維泰博去世,幾個月后,波羅兄弟才聽說此事,眼看他們此行的計劃又一次落空了。馬可說:“在絕望中,兄弟倆輾轉(zhuǎn)找到一位博學的教士,這位名叫泰奧巴爾多·皮亞琴察的教士是羅馬教皇駐埃及使節(jié)?!辈_兄弟跪在地上,向泰奧巴爾多講述了他們受蒙古大汗之托前來拜見教皇之事。

使節(jié)聽完兩人的述說感到“非常詫異”,同時他認為,如果能滿足忽必烈汗的愿望,一定會讓所有基督教國家受益。他勸兩位焦急不安的威尼斯人暫時留下來,并向他們保證“一旦新教皇繼位,他們肯定能完成使命”。但遴選新教皇的事情一拖再拖始終沒有結(jié)果。尼科洛和馬費奧決定先回威尼斯等消息,然后再返回阿迦拜見教皇。他們從尼加龐島(即現(xiàn)在的尤比亞)乘船回到了威尼斯。

波羅兄弟離開威尼斯已有十六年了。在這十六年間,他們兩次穿越了遼闊的亞洲大陸,他們憑借自己的智慧,在世界上最強大、最令人生畏的統(tǒng)治者身邊享受榮華富貴。雖然行程中處處充滿危險,但是他們的無畏精神和實踐經(jīng)驗,為后來帶著小馬可的旅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而在威尼斯還有一些意外的事情在等著他們。到家后,尼科洛才得知自己的妻子已經(jīng)去世,而讓他更為震驚的是,妻子給他“留下了一個15歲的叫馬可的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從小在威尼斯長大,從沒見過自己父親,并自認為是孤兒的馬可·波羅。

很快兩年時間過去了,尼科洛和馬費奧一直在焦急地等待著教皇敕封的消息。在這兩年間,尼科洛和以前素未謀面的兒子彼此熟悉起來,這也算是一件令他感到欣慰的事情。但有資料顯示,事情并不這么簡單,因為回到威尼斯不久,尼科洛很快再婚,而且讓妻子有了身孕。

雖然馬可在剛見到自己的父親和叔叔時感到很陌生,但他們的歷險故事卻深深地影響了他,并決定了他今后的命運。他特別喜歡聽父親和叔叔講述“絲綢之路”以及蒙古人、蒙古包和馬奶酒的故事。最令馬可神往的就是他們還見過不可一世的忽必烈汗,他覺得與忽必烈相比,威尼斯總督都有些相形見絀,馬可渴望能和父輩一樣成為一位旅行家,一位遠赴東方的行者。

最后,尼科洛和馬費奧決定帶著十七歲的馬可一起返回阿迦城等候教皇敕封的消息。他們認為,這樣一旦有了消息,他們就可以盡快拿到教皇的回復官文了。他們并沒有過多考慮是否能成功帶回一百名智者和圣燈油,而是一心想帶著小馬可去給忽必烈汗復命。

如果說波羅兄弟第一次去蒙古帝國純粹出于偶然,除了將自己的生意從一個地方轉(zhuǎn)到了另一個地方再無其他目的可言,那么,這次他們的目的就很明確了。他們身負重托而且不是以威尼斯共和國或者教皇使節(jié)的身份,而是做了蒙古帝國的大使。忽必烈汗欽賜的金牌保證了他們在危機四伏的亞洲地區(qū)的人身安全,再加上他們精通蒙古語,這讓他們充滿了自信。

1271年春天,馬可隨尼科洛和馬費奧一起離開威尼斯開始了漫長而又艱辛的旅程。馬可在兩年前剛剛見面的父親和叔叔的陪同下,要遠赴蒙古帝國去覲見一位神秘的統(tǒng)治者。

波羅一行加入了一個威尼斯商船隊,他們將沿著亞得里亞海東海岸緩慢前行,沿途船隊需要在一些熟悉的港口??縼硌a充給養(yǎng)。船隊最初一直朝東南方向航行,后來分成五路駛向各自不同的目的地。

波羅一行人搭乘的商船的目的地是阿迦城,船上除了包括準備前去赴命的兩位富有經(jīng)驗的旅行家和一位即將獨立的翩翩少年波羅外,其他乘客都是去圣地和耶路撒冷的朝圣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