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游山如讀書

愛廬小品 讀書 作者:黃永武


游山與讀書,好像有室外活動、室內活動的差別,然而游山是室外的讀書,而讀書是室內的游山。游山一里就是讀書一頁,游山千萬里便是讀書千萬卷,古今名勝,風物掌故,了然于心,行了萬里路,而不能等于讀萬卷書的,那準是販夫走卒,俗人一個!

游山的第一個要件是及時勇往,以不負天下佳山水的誓愿,來不負此生,才能猛下決心來行樂,才能不被俗事糾纏系溺而因循蹉跎。這一點和讀書是一樣的,讀書必須及時勇往,沒有大丈夫決烈的心志,以不負天下奇書的誓愿來不負此生,書是讀不好的。

游山的第二個要件是領略景外的天趣。單記下不少山水地名,拍了許多名花古木的照片,像導游一樣熟背地點的程序,游山只成了度假的夸耀是不夠的。這一點也極像讀書,拿讀書來夸耀很無聊,讀書要在行句內涉獵,在行句外領會,游山也必須在山水的清暉外,心花頓開,會心得趣。善于得趣的讀書人,不一定要讀什么珍本善本,爛熟的古詩古文,一樣新意盎然,層出不窮;善于得趣的游山者,也不一定要游什么名山大川,日常的茶筍林屋,一樣領會出風日清美。同樣一座山,能會心得趣多少,和同樣一本書,能會心得趣多少,全看讀者游者自身素養(yǎng)深淺而定的。

游山的第三個要件是“俗腸”要少,“清趣”才多。只想游到那個村鎮(zhèn)吃美味,游到那個角落看裸女,這種“世味”濃厚的人,“靈根”一定淺薄,游山對俗子來說,無異于風塵中奔走,到哪里都是醉生夢死,談什么清趣?游山最好要遠離是非、簡省交際,心閑無為,才能得趣。讀書也一樣,如果只想到考試做官,只想到黃金屋美如玉,只想爭雄決勝,俗腸一多,清趣就沒了。

善于游山的人,把煙云淋漓,草木枯榮,會看作怡情娛目的文章,所以不是夙具慧根的人不能游山;把懸崖奇石,虎嘯猿啼,看作天地的歷練,所以沒有膽識的人不能游山;把寒暑陰晴的變化,把陌生奇異的經驗,看作感官享受,所以沒有爽健的身體與高昂的好奇心不能游山,這種種,哪一件不和讀書一樣?

至于“近游不廣,淺游不奇”,近處玩玩不能廣識,淺處游游無法出奇;“老游不前,稚游不解”,太老了游山不敢往前,太稚了游山不能悟解;“哄游不思,孤游不語”,熱鬧的游山缺少思想,孤獨的游山缺少對話;“便游不敬,忙游不慊”,太輕率地游山總嫌不敬,太匆忙地走馬看花每嫌不足;“膚游不賞,限游不逍”,膚淺地游山談不到賞心,限時限地的游山談不到逍遙……仔細想想,都是讀書的經驗之談,比況得惟妙惟肖,難怪張潮要說;“文章是案頭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