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張?zhí)鞄熆梢孕?(4)

傳統(tǒng)下的獨白 作者:李敖


上面五個理由之中的每一個,都足以證明“內(nèi)政部”“月支四千元”是一個愚昧的、落伍的、開時代倒車的舉動。并且,這也不是愛護天師保障宗教的好法子!這種“津貼法”,是藐視第六十三代張?zhí)鞄煹娜烁瘢强摧p這個曾經(jīng)盛極一時的宗教!

并且,更值得憂慮的是,“內(nèi)政部”主管單位這種舉動,乃是違背了“國民革命的歷史傳統(tǒng)”。主管單位的先生們何不讀讀歷史,查查民國十七年北伐時,國民革命軍到江西后革去張?zhí)鞄熚惶柕哪且贿M步措施,那是何等開明、何等現(xiàn)代化的氣象!那時候誰會想到,二十年下來,“內(nèi)政部”竟跑到臺灣,在同一“天師問題”上,開了這么大的倒車!這不是違背“國民革命的歷史傳統(tǒng)”是什么?

這個“天師問題”乍看起來,是一個芝麻大的小問題,是個每年四萬八千元預(yù)算的小問題,但是它所引申出來的意義卻并不小。因為在模式上,它是與“孔圣問題”“孟子問題”“曾子問題”“活佛問題”等完完全全一樣的——完全一樣的花公家錢、吃祖宗飯的問題。

試看“孔圣問題”。試問孔德成的“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府”每年花了我們老百姓多少錢?試問孔夫子可敬,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難道還要敬他的子孫不成?敬他的子孫也罷,可是一敬要敬到他的七十七代重重重重孫子的孫子,這就未免有點那個了吧?敬也可以,可是沒有理由不讓他自食其力,沒有理由讓他白吃祖宗飯,沒有理由讓老百姓來分擔(dān)他祖宗牌位的重量、照顧牌位下這個又白又胖的重孫子!在某些職務(wù)上(保管《四庫全書》除外),孔德成先生有獨立謀生的能力,并且有維持“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府”的能力,他何苦抓住這份“津貼”不放?臺大教授、師大教授、國大代表、總統(tǒng)府資政、故宮中央博物院聯(lián)合管理處主任委員,這些榮于華袞的職務(wù)難道還不夠?他又何苦來沾祖宗的光,沾個不停?孔德成先生之有今日,依他自己后天努力固然很多,但是靠他祖宗先天蔭庇也委實不少??追蜃诱f得好:

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孔德成先生若能想想他老祖宗的話,應(yīng)該知道他可以知“止”了。他似乎和張?zhí)鞄熞粯?,也可以歇歇了?/p>

我妄想有那么一天,中國的國土上再也沒有靠祖宗吃飯的人。經(jīng)過一個學(xué)歷史的人的透視,我不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妄想。歷史上,多少“父死子蔭”的類似局面,如今倒了;多少“傳宗接代”的世襲皇朝,如今也倒了。歷史的事實可以證明,任何“萬事”一系的美夢到頭來都將歸于一場迷夢。在迷夢未醒之前,時代的倒車,回光的返照,只能顯示靠祖宗吃飯者的悲哀——那沒有獨立人格的悲哀!

1963年6月18日

[后記]

這篇文章原登在《文星》第六十九期(1963年7月1日臺北出版)。關(guān)于張?zhí)鞄熥悦髑逡詠硎櫟那樾?,有兩段小文獻:

一、清人王世禎《池北偶談》卷二:

(明穆宗)隆慶中,江西守臣言:“張氏職名賜印,不載典制,宜永裁革?!痹t革去“真人”之號,以為上清觀提點。(神宗)萬歷初,復(fù)之。相沿至今,無厘正者,使與衍圣公,公然位列何哉?

二、清人采蘅子《蟲鳴漫錄》卷一:

張真人于(清仁宗)嘉慶十年(1805年)入覲。時值亢旱,命之求雨,不驗,鐫級。先是上意革除道教,因每歲端陽,大內(nèi)各宮殿正梁,均有黃綺朱符,乃真人遣神將所懸;其尤異者五月初一子正,各殿皆懸符,不知其從何而來,至初五日亥正,則俱杳矣!有此靈跡,遂貶而不革。禱雨不應(yīng),蓋不敢違天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