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光榮的孤立_ 1904 年2

憶馬勒 作者:馬勒


馬勒在18 歲時應(yīng)聘前往巴德哈爾,而沃爾夫沒有接到任何聘用,他吹噓說,當(dāng)人們稱他為“南方地區(qū)之神”時,他才會接受一個職位;他忍饑挨餓,直至死去時都是如此。

三個人都學(xué)會了《眾神的黃昏》。他們激情洋溢,大喊大叫,唱起貢特-布呂希爾德-哈根的三重唱,這個場景十分可怕,使房東突然出現(xiàn)在門口,大發(fā)雷霆,并立即解除了與三個人的租約。女房東一直站在房間里,直等到他們把可憐的家當(dāng)包裝起來,然后在他們身后關(guān)上大門。在一次交談中,沃爾夫有了一個念頭,想到去譜寫一部童話歌劇。這比洪佩爾丁克的童話題材的歌劇要早得多了[1], 并肯定是新穎的。他們考慮了許多題材,最后選定《小妖》。馬勒年輕、手快,整個事情激起他極大的興趣,當(dāng)天夜里他就開始撰寫劇本,一天之內(nèi)就完成了,隨后他毫無雜念地交給了沃爾夫。沃爾夫也立即開始了工作,但是他對這種出其不意極為生氣,于是很快就放棄了譜寫這部歌劇的念頭,馬勒為此永遠(yuǎn)不原諒他。但表面上他倆在一段時間里還是好朋友,可他們不再彼此往來拜訪了。多年之后他們在前去拜洛依特的節(jié)慶劇院的路上相遇,彼此短短說了句“生活好嗎? ”就各走各的路了。在馬勒當(dāng)了歌劇院院長后的頭幾年里,有一次沃爾夫來訪求見。他站在馬勒面前,瘦得像個骷髏,兩眼灼熱發(fā)亮。他乞討般地要求立即上演他的《市長》。熟悉這部作品的馬勒認(rèn)為它的缺欠處太多了,于是找了個人所共知的托詞:沒有歌手愿意演出,沃爾夫變得倔強起來。馬勒為了應(yīng)付這類情況在他的寫字臺上安放了一個秘密的電鈕。他按動了它,仆役走了進來并按事先的約定說道:“院長先生,您該立即到總監(jiān)那里去了。”

留下沃爾夫一個人。他沖下樓,跑過環(huán)形大道。他的腦子里一團混亂,把自己當(dāng)作馬勒,他要“回家”。于是他跑到馬勒的私人住宅(在奧恩布格胡同2 號),并按動門鈴。女仆打開門,他朝她喊叫說, 她該給他讓路,他是馬勒院長。當(dāng)她驚恐地把門關(guān)上擋住他時, 他就又跑下樓梯沖進胡同。在博物館旁的環(huán)形大道上,他大聲朝著行人喊叫,他是馬勒,是偉大的歌劇院院長。粗暴的街警制服了他,抓住他,

并立即把他拘禁起來。他從這一瞬間起便再也沒有恢復(fù)清醒的意識。

沃爾夫還是一個血氣方剛的人時就被阿達伯特·封·戈特施米特拖入所謂的“黏土坑”(一家妓院),戈特施米特在那里為跳舞伴奏,因此每次便能不花錢地得到一個妞兒。有一次他把他的“酬勞”給了他的朋友沃爾夫,沃爾夫就有了“從不想愈合的傷口”。

當(dāng)我還是一個小孩子時,我在父親的家里看過他。他來到房間里,凝視起天花板并說:“漂亮,您是才搬進來的?”天花板上沒有任何裝飾,爸爸讓人把原來的石膏花飾都去掉,因為他對這種廉價的圖案十分憎惡,看到它令他生氣。隨后沃爾夫在鋼琴前面坐了下來,開始瘋子似的隨意彈了起來。爸爸小心翼翼地問他彈奏的是什么曲子,他邊彈邊喊叫道:“阿依達! 阿依達! ”他可怕地敲擊琴鍵,我站在鋼琴后面用手指上下滑動。“這個小姑娘在這轉(zhuǎn)悠什么?”我被叫走了。他的古怪行為清晰地留在我的記憶里。

[1] 洪佩爾丁克的童話歌劇《漢澤爾與格雷太爾》作于1893年,而此時沃爾夫和馬勒還是音樂學(xué)院的學(xué)生,時為1875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